“有数据显示,中国汽车零部件厂商除了服务于国内OEM配套和国内售后市场的需求之外,开始进入全球OEM配套供应链。根据海关统计,2005年中国零部件出口额突破100亿美元,零部件出口企业超过1000家。 ”
最近,有媒体援引的一组数据显示,2006年上半年,生产汽车零部件的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额达到130亿元,投资领域涉及发动机、底盘、变速箱、汽车电子元件等。其中,德尔福等企业在国内新成立的基地的90%以上属于独资企业。
同时,跨国公司在寻求与中国企业合资合作的过程中,开始采取措施对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龙头企业进行控股。
中国的行业龙头企业之所以选择合资,乃是希望继续通过市场换技术的道路,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
但是,也有人士对此质疑,甚至有观点认为,整个汽车产业的安全正在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汽车零部件产业出现外资独资企业,这是近年来外商独资企业热中出现的又一个现象。这对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会带来多大影响?我想到了几句俗语。
一是“不要把我当软柿子捏”。产业是个极具刚性色彩的经济学概念,在任何国家都是政府关注的大事,没有哪个企业可以把一个关乎国家经济安全的产业当作“软柿子”,想怎么摆布就怎么摆布,因此担心外资独资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能给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甚至汽车产业带来实质性影响,目前恐怕为时过早。
二是“当作一个筐,啥都往里装”。今年以来的“徐工事件”发生后,产业安全成了经济界最关注的话题之一,直接影响了国家决策层,也对近年愈演愈烈的外资并购带来明显影响,甚至民营的苏泊尔压力锅和外资的合作,也因此而搁浅。产业安全问题,从国有到民营,从重工到轻工,这种“国”“民”不分,“轻”“重”不量的扩大化趋势值得探讨。
“有几斤几两,拿出来称称”,这第三句俗语说的是天平,也是法律。用一个公认的规则来测量,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我国入世后就成力了产业损害调查局,制定了很多关于产业损害的规则——有了这个天平,所有的外资并购事件、外资独资企业等,都可以拿到这个天平上去“称称”,自然会得出一个客观的结果。
当然,这也许只是我们理想中的“天平”。现实中的这个天平,可能本身并不精准,负责称量的人也许眼神不好,负责上报的人或者也爱做假账,导致天平有时失灵。但这时,我们应该指责什么呢?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应该是存在比较优势的,否则他们不可能成为国际品牌的外部供应商。
有数据显示,中国汽车零部件厂商除了服务于国内OEM配套和国内售后市场的需求之外,开始进入全球OEM配套供应链。根据海关统计,2005年中国零部件出口额突破100亿美元,零部件出口企业超过1000家。
但现在的问题是,外资这种通过独资、控股方式发展起来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中,有多大比例是为国产车提供供应服务的?其实,这是个市场问题,不能以国家产业安全的理由加以限制,所以,中国可能需要制定自己的产业政策,象当年日本一样,对产业加以导引,而不能只出台地区优惠政策,所谓特区,有时无助支持国家敏感的关键产业。
最近更新
- 08-06 浅谈企业预算管理
- 08-06 双重隐忧下的企业生...
- 08-06 如何让中国制造紧固...
- 08-06 有效进行压力管理
- 08-06 管理创新助企业走出...
- 08-06 让员工幸福的计算公...
- 08-06 人际关系的21条基...
- 08-06 保胃战 从“饭后六...
- 08-06 男人醉酒会影响正常...
- 08-06 女人怎么“坏” 男...
最近评论
- (08-18) 个人认为还是要不断假...
- (07-02) 呵呵,你太有才了!
- (07-02) 感谢LZ的分享 赠人玫...
- (05-21) 顶
- (05-21) GOOG
- (02-05) 好文章,收藏了
- (02-05) 来过.
- (05-06) 楼主太有才了。顶!
- (08-02) 好文章
- (08-02) 不错
评论
登录后你可以发表评论,请先登录。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