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中小企业倒闭风潮尽管没有渲染的那样严重,但困难形势却是严峻的。记者在长三角、珠三角采访各界人士,都不可避免地谈到一个话题:“转型”。
双重隐忧下的生存之虞
“实在扛不住了,除了关门,没有别的出路。”东莞市丰升公司的厂长衡文龙站在长满荒草的工厂院子里,神色黯然地对记者说。
丰升于2004年底正式开业,2006年至2007年上半年间,经营状况是最好的。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效益不断下滑;今年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为每位员工都办理了足额社保和加班工资后,厂里的开支陡增,不得已作出关闭的决定。
“一方面人民币升值使利润空间快速减小,一方面原材料涨价、劳工成本上涨、民工荒、电荒等诸多负面因素,都在挤压利润空间。双重隐忧下,制造企业、外贸出口企业一直都很艰难。”衡文龙告诉记者。
衡文龙表示,丰升也是苦苦支撑了近一年才决定关闭的。在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出口退税下调等轮番轰炸后,新劳动法终于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正在转型突围中的中小企业不是‘倒’在市场和经营上,而是‘困’死在资金上。”
较之今年1至5月东莞全市关停、转移的405家外资企业,东莞数量更为庞大的制造业群体则仍在苦苦支撑。衡文龙坦承,东莞产业转移、升级的政策肯定是对的。制造业是“雁行企业”,会永远向劳动力成本低的地方迁移,美国、日本、“亚洲四小龙”等都是这么过来的,如今东莞正遵循着同样的规律。但随着东莞“经济社会双转型”的日益推进,一些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
“劳动密集型企业减少,高新技术企业增多,是件好事,也是珠三角的希望。但问题是操作上太急了,替中小企业考虑得少了,应多给一点时间。大多数企业还没准备好,突然喊撤,自然会乱了方寸。”衡文龙表示,操之过急很容易引发一系列问题。比如不少外资企业负责人置员工和供应商的利益于不顾,放弃工厂卷款潜逃,最终为这些企业“买单”的往往是当地政府。
转型,如今也成为中山市制衣行业最为热门的话题。在乐群市场开制衣厂的郑先生最近一段时间就为企业转型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在他看来,仅靠企业自身的努力,转型必定步履维艰。
“转内销?国内市场容量没有改变,生产者却大幅增加,必然导致过度竞争,到头来利润还是会降低。创品牌?没有上百万元的资金准备,贸然走品牌道路,也只有死路一条。搬出去?企业迁到外地可能会使生产成本大幅增加,从而加速企业死亡。”郑先生显得一筹莫展。
他抱怨说,面对汇率升值,政府不仅没有通过降税、信贷支持等办法帮助出口企业转型,反而坚持紧缩信贷,给企业带来更重的压力,生存空间日益减小,小企业怎么去转型?
坐困愁城叹转型
不止是珠三角地区企业,在江浙一带采访,记者感受最深的莫过于一个字“悬”,一是悬在中小出口企业对国家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二是悬在企业主心中转型的焦灼。
浙江温州康泰木业的新产品钙木塑材料,具有环保耐用的特点,如果获得250万元左右的资金支持,新产品将对传统木业产生“革命性”影响,而这一产品也被该企业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不过,仅靠自有资金显然难以实现企业发展的“加速度”。康泰有关负责人表示,如果银行等金融机构能够放宽条件,像我们这类有好产品好技术但缺乏抵押物的中小企业,就能放开手脚。康泰困惑的是:银行的放贷政策为什么不能“变通”呢?
现在广东各地都在提出,加工贸易要转型,要建立品牌要创新。但惠东县永庆鞋厂的老板谢龙辉非常困惑:如今他的鞋厂也有了自己的品牌,但想通过做品牌来翻身,实在是太难了。“对于我们这个只有几百人的小企业来说,根本就没有财力去打广告。”
“从紧货币政策下,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上升等带来很多压力。六七种压力集中扑面而来,再好的企业也经受不住,转型再快的企业也承受不了,创新能力再强的企业也难以应对。”
其实“转型”、“转移”对长三角、珠三角数加工制造业早就不是一个新鲜名词。早在数年前出现政策、土地、成本、利润、贸易壁垒等危机时,广东、江苏、浙江就已经倡导中小民营企业实施“第二次创业”,其主要内容是企业要主动调整,适应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需要。
但转型、转移并不简单。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秘书长孙秀春对记者说,经过20多年发展的珠三角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与生产能力相匹配的产业链。少数外企迁到内地,固然可以降低用工成本,但不完整的产业链会导致原材料配套成本的上升。“有时可能缺少一个小配件,或物流跟不上,企业就运转不灵。”
转型,可否少一些代价
“必须看到真实的产业状况,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发展中出现大的回落。”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秘书长孙秀春对记者说,劳动力成本过低、对劳动力保护弱化、环境保护不够、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是多年形成的。如果很多促使企业转型的政策或做法密集出台,从长远看,有利于经济结构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但时间太紧,手段太急,力图全部集中在一个时期解决问题,恐怕会导致转型成本太高,代价太大。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经济形势研究室主任王小广也认为,应该有一个政策性的引导,中小企业特别需要政府政策性的关注,给企业调整一个缓冲期。在税收政策上,对于技术创新能力强、节能降耗、就业容量大的中小企业,各级地方政府一定要给予税收优惠。外贸政策必须保持稳定,适当、有选择地考虑恢复已经取消的出口退税政策。
采访中,一些中小企业负责人不约而同地谈到稳定汇率问题,建议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决不能让人民币过快升值。人民币过快升值对抑制通胀效果有限,对减少外汇过快增长效果甚小。而人民币过快升值使我国出口企业陷入困境,还使热钱流入加快,推高了通胀。迅速扭转人民币过快升值的局面也许是帮助中小出口企业摆脱困境的有效措施之一。
最近更新
- 08-06 浅谈企业预算管理
- 08-06 双重隐忧下的企业生...
- 08-06 如何让中国制造紧固...
- 08-06 有效进行压力管理
- 08-06 管理创新助企业走出...
- 08-06 让员工幸福的计算公...
- 08-06 人际关系的21条基...
- 08-06 保胃战 从“饭后六...
- 08-06 男人醉酒会影响正常...
- 08-06 女人怎么“坏” 男...
最近评论
- (08-18) 个人认为还是要不断假...
- (07-02) 呵呵,你太有才了!
- (07-02) 感谢LZ的分享 赠人玫...
- (05-21) 顶
- (05-21) GOOG
- (02-05) 好文章,收藏了
- (02-05) 来过.
- (05-06) 楼主太有才了。顶!
- (08-02) 好文章
- (08-02) 不错
评论
登录后你可以发表评论,请先登录。登录>>
今日五金(实习生)2009-01-06 03:05:46
再来看看.
今日五金(实习生)2008-10-13 23:50:04
原材料涨价、劳工成本上涨、民工荒、电荒等诸多负面因素,都在挤压利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