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男人杜子腾的博客

好男人杜子腾的博客 被访问过:1740553

https://blog.luosi.com/personblog_2-2851.html

博客首页 华人螺丝网

坚持到底

2006/11/20 16:30:02| 分类: 默认分类

  “奋斗无捷径,只要肯专注!”   我的公司新招聘来一位30多岁的小伙子,叫小Z,照他的说是“投奔”我来的。   记得见面第一天,他向我“疼说”了自己十多年的创业史:他是内地一个小县城的中专生,20多岁就开始出来“闯江湖”了。干过不下五六个行业,卖过皮鞋服装,开过诊所药店,奔我这来时的最后一个行当是餐食业-----火锅店,但都失败了。   我当时对他说,跌倒了不可怕,只要有爬起来的勇气,一定能东山再起。   于是,我根据他的特长和经验,让他负责公司刚办的两个实验店的经营管理,也想探究一下他过去创业失败的原因。   开始时还好,他工作兢兢业业,吃苦耐劳。但两个月过去后,就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来。   一是不愿做小事,既使是归他干的事也不主动做,又很自私,找任何人打手机联系事时,肯定是打给你后马上就挂断,好让你再按他的“来电显示”回过来,节省自己的话费。   二是不敢承担责任,这对一个管理者来说可是致命伤,经常是出了问题就推卸责任,还居然津津乐道地告诫下属:要学会“当一天和尚撞一天!”   结果,不到半年我就辞退了他。辞他那天我问,下一步有什么打算?他十分豪迈地说,已经筹划好准备干一件大事!再问他什么事?他秘而不宣。几天后,他西装革履、胸有成竹,摆出一副“大老板”的气派来见我。告之他已经是新成立的信函邮购公司的总经理了。我向他表示祝贺,并出于支持他创业的考虑,说先把公司几千封信函业务交给他做。没想到,他露出一副不屑一顾的神气说:“才几千封?这么小的业务我一般不接!”   这句话一说完,我顿时悟出了他以往创业为何屡屡失败的原因了。原来他一直没有找到经商的真谛:小钱是大钱的祖宗! 我把这句话告诉了他,并提醒他如果不尽快树立微利观念,失败再所难免!   因为那些今天能够手握千万金钱的大富豪们, 不都是靠着一分一厘小钱的涓涓累积而走向成功的吗?李嘉诚卖过塑料花、松下幸之助卖过大米、大宇集团创始人卖过报纸,下面这个例子就是实证。   这个人他破产了,所有的东西都被拍卖得一干二净,现在他的口袋里的一元钱和一张回家的车票,是他所有的资产。从深圳开出的143次列车开始检票了,他百感交集。“我不能这样走!在跨进车门那一瞬他退了回来,火车开走了,他悄悄地撕碎了那张车票。”   他握着那一元硬币,走进一家商店,花5毛钱买了一只儿童彩笔,花4毛钱买了4支红塔山的包装盒在火车站的出口他举起一张牌子,上书“出租接站牌(1元)几个字”。当晚他吃了一碗加州牛肉面,口袋里还剩下18元。5个月后,他的“接站牌”由4只包装盒发展为40只用锰钢做成的可调式“迎宾牌”火车站附近有了他的一间房子,也有了一个帮手。   三月的深圳,各地草莓商蜂拥而至。5元一斤的草莓,第一天卖不掉,第二天只能卖2·5元,第三天就没人要了。此时他来到近交一个农场,用出租“迎宾牌”挣来的1万元购买了3万只花盆。第二年春天,当别人把草莓运进城朝阳的时候,他栽着的草莓也进了城。不到半个月,3万草莓被一销售一空,他也第一次领略到了1万元变成30万元的滋味。   要吃即摘,这种花盆式花盆使他拥有了自己的公司。他的事业开始复苏了,他有了一种重新找回自己的感觉。1995年,深圳海关拍卖一批无主货物,有1万只全是左脚的耐克无人竞标,他作惟一的竞标人,以极低的拍卖价买下了这批货。1996年,在蛇口海关已存放了一年的无主货物——1万只全是右脚的耐克皮鞋急着处理。他得知消息,以残次旧货的价格将这批货拉出了海关。这次贸易使他作为商业奇才跃上了香港《商业周刊》的封面。   现在他作为欧美13家服饰公司的亚洲总代理,正在力主把深圳的一条街变成步行街,因为这条街上有他的12个店铺。   一元钱可以打造出一条街来,可是很多人认为一元钱只能买一杯水。也许正是这种认识上的差别,使世界上产生了富翁和乞丐。   我们正处于一个微利时代,其特点是:市场规范、信息灵敏、企业增多。这就意味着在市场经营的所有领域:产品开发、生产加工、销售流通、售后服务等大小环节的利润空间都日趋缩小。因此企业经营者别再指望在某个阶段、环节、时段获高利,必须把赚钱思路调整到整体、持久的综合效应上来。即对经营中的各个环节、细节、时段精打细算,聚沙成塔。经营者勿嫌小,小字辈里往往孕藏着大商机,还要树立长远微利赚钱思想。   最根本的对策是-----千方百计讨好顾客、想方设法提高收入、坚定不移降低费用。   辞退小Z,我又安排公司办公室的王主任抓足吧的经营。几个月后她给了我一份满意答卷,以下是她的述职报告:   从打工到现在,就觉得做老板一点儿也不易。因为我也当了一回“老板”……   2005年7月,公司老总尝试想开一家足浴房。在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我走马上任。   我们新开张的“爱晚亭足吧”,在一个小镇上,它位于以餐饮、娱乐、休闲消费为主的成都市郊。市场调查的结果显示:这个小镇上仅足浴房就有47家,大大小小密密麻麻地“拥挤”在府南河边。是挤进去杀它个干干净净?还是激流勇退呢?我们选择了后者。   围着小镇转了三天,我们看中了一块远离闹市,周围又有四家大型茶坊及6个住宅社区的铺面。因为它清静而休闲,租金又便宜,最妙的是它门前开阔,停车面积尤如一个“运动场”。我们为此专门喊出一个广告语“因为清静,所以休闲!”   因为仅仅是老总的“试验田”,我们足吧在装修上没花太大资金,它小巧而朴素。8月,我们的爱晚亭足吧开张啦。   当了“老板”,我首先练的是内功。   整洁、卫生最重要。我对员工的要求是“一天一个新变化”。先从足吧的“三个必须”开始:床单必须铺好到线条统一;被子必须叠好到折成豆腐块;物品必须摆好定点放置。   光有要求还不行,怎么才能落实到底呢?别看足吧小,我们有“台长”、“厅长”“所长”“师长”,她们负责吧台、大厅、厕所、保健室的卫生。而且所有的工作细分到一个流程,一个动作。把繁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的问题重复化,重复的问题习惯化,我决心从一开张就把坏习惯扼杀在摇篮里。   其次是纪律。为保持足吧的良好环境形象,公司规定:门前客户的车可以停,员工的车全停侧门旁边。可9月的一天,老总巡查到足吧,见一辆自行车停在店铺门前,经询问后得知※※员工屡不执行制度,原因是怕车被偷。老总当场决定:提供铁链子锁住车,但制度必须执行。没过几天,※※因没用公司提供的铁链子锁车车丢了。她却无理取闹要求公司赔赏。结果可想而知,尽管※※是足吧技术最好的浴足技师,但还是“丢了车又丢工作”。“丢车事件”告诫我们的员工,铁一样的纪律必须执行到底,不容任何人挑衅。   技术练兵不可少。为此,开张第二个月,我又搞起了“专业技术大比武”,挂着横幅,设定评分标准,有主持、评委,像模像样。紧接着又加大了服务“流程规范”,从“欢迎光临”的声音大小、眼神方向、员工站位,到上茶时手势、身体倾斜度数等,一一到位。瞧着员工们又是看书,又是切磋,每天忙里偷闲练业务,我也偷着乐。这搞活动的一百元钱花得值了!   练内功当然也不能忘记开拓市场。   当生意进入正轨后,我们把旁边的铺面“盘”下来,引进了“火龙”理疗;还专门开辟日本和式榻榻米包间,用作保健或客人当作商务会客之用。   开业到现在,“退潮”的客人们又回来了。这小店由当初的让人头疼,已从弱变强逐渐成熟,我也信心百倍。有了稳定的客源,优质的服务,再加上周边随我们而动的几家休闲店开张,正逐渐有了人气。   下一步我要趁胜追击,建立详细的客户档案。张先生喜欢泡热水脚、刘老板不喜欢按背,王女士喜欢看电视等等。我像朋友一样,记住每一位客人的喜好,让他们进了爱晚亭足吧就像回到家一样。   我相信,到那时,就该老板没事儿偷着乐了。   ……   同样的足吧,换了一个人经营却局面大变!说明:找对人就能作对事。   因为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去年年底,我受深圳餐饮营销论坛之邀,给当地酒店业老板讲课。会后,一位酒店老板请我去一家颇有名气的足浴房洗脚,并一再告之这家店开了很多年了,老板曾经是个医生。结果却让我大失所望,乱糟糟的房间、冷冰冰的服务员、稀拉拉的客人。这位老板尴尬地说:“不知为什么?当初可不是这样……”   后来到成都,回到我的足吧当了“消费者”后,总算找到了原因。诚如王主任所说:“我们首先练的是内功”。我尤其对她一起步就狠抓服务、抓管理的做法,十分赞赏。而深圳那家店的问题就出在只是片面地强调了技术,而忽略了服务与管理。据美国哈佛商业杂志一项研究表明:再次光临的顾客,吸引他们再来的因素中,第一是服务质量的好坏,第二是产品本身,第三才是价格。   抓服务与管理,谁都知道、谁都会说。可真正动真格地下功夫就抓不容易了。曾经有一位到国外的中国留学生,利用假期在一家面馆找到一份洗盘子的工作。老板面试他时告之,他的盘子很好洗,但必须要每洗完一个就要用干净的毛巾擦33遍。留学生心想,这谁做不到。结果,他只按要求擦了一个礼拜就坚持不下去了。逐渐变成10遍、6遍、3遍……老板发现后大骂:“你们中国人干任何事都不落实”!   其实不然,王主任抓足吧时正是在落实服务与管理的执行上,下了真功夫。   小小足吧,服务到家。事实证明,仅靠做生意不会把企业做红火,而凭借服务与管理才能把企业作强作大!   我与朋友邱征每次相聚,总喜欢探讨一些经商的感悟,而且每每聊到深处相互都会产生共鸣。   他说,因为我获得一些小小的成功,因为有点思想,因为阅历丰富,因为显得和气,于是身边经常聚集了一些年青人,他们向我讨教人生经验、成功之路。我对他们讲,其实我不算成功者。活到现在,我总结我的人生甚至于有点悔恨,国为我一生爱好太多,浪费了太多的精力和时间,我想把活了大半辈子的感悟告诉那些刚踏上社会,正准备就业或创业的青年们。   我至今记得一位大姐对我说过的话

分享到:

阅读(807)| 评论(0)| 收藏(0) 收藏

评论

登录后你可以发表评论,请先登录。登录>>

发表评论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