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男人杜子腾的博客

好男人杜子腾的博客 被访问过:1740572

https://blog.luosi.com/personblog_2-2851.html

博客首页 华人螺丝网

深陷铜价谈判僵局 中企或重蹈"铁矿石谈判"覆辙

2006/8/18 0:42:06| 分类: 默认分类

如果市场铜价高于基准价格,矿石商将拿出差价10%补贴冶炼企业(附加费),现在铜精矿公司要废除附加费,同时再降低加工费 必和必拓又杀过来了。 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刚结束不久,国际铜原料年度谈判又接踵而至。而今年,在国际铜价不断疯涨的“大好形势”下,以必和必拓公司为首的国际采矿公司却提出废除“价格参与条款”,削减冶炼商铜加工利润的要求,如果此举“得逞”,国内的铜冶炼企业将陷于成本危机,而下游的铜加工企业日子也将更不好过。 国内的铜行业,正面临重蹈“铁矿石谈判”的覆辙。 协会介入 “协会方面正在研究介入国际铜原料年度谈判。”昨天(16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铜部主任尚福山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前天(15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刚刚成立了铜分会,铜冶炼、加工能力在5万吨/年以上,矿山能力在100万吨/年及以上的企业被允许成为分会的会员。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介入国际铜原料年度谈判的背后,是目前国际铜原料年度谈判僵持的尴尬。本月初已经进行了第一轮谈判的中国铜原料联合谈判小组与必和必拓公司无果而终,必和必拓一反在铁矿石谈判中的低调,直接提出了废除价格参与条款,削减冶炼商铜加工利润的要求,而这是中方不能接受的。 目前,中国铜原料联合谈判组共有云铜、江铜等8家成员企业,8家铜冶炼厂2005年的电解铜产量为170万吨,约占当年全国电解铜总产量的67%;而八大铜冶炼企业2005年进口铜精矿314万吨,约占当年全国总进口量的78%。而谈判的另一方除了必和必拓外,还将有全球最大的智利国有铜业公司Codelco以及澳大利亚超达铜业公司参与。 谈判僵持 据参与谈判的相关人士透露,双方主要谈判焦点在于中国进口铜精矿的加工费上,以及“价格参与条款”是否仍然继续执行。原有的“价格参与条款”规定,由于精铜价格一直好于预期,如果市场上铜价升至基准价格(当前的协议价格为每磅90美分,约合每吨1984美元)之上,除加工精炼费外,冶炼企业还可收到矿石商补贴的附加费,为差价的10%。现在,必和必拓等铜精矿公司提出要废除这个附加费补偿,并且同时再降低加工费。 由于国际精矿供货商向中国铜冶炼企业收取的铜精矿价格是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基准3个月期铜期货价格减去加工费计算的,而加工费则由铜冶炼厂和国际供货商以谈判形式确定,因此,减少加工费意味着铜冶炼企业成本的增加和利润的减少。 今年的铜原料谈判,将是困难的开始。2003年11月,国内6家铜冶炼企业曾联手成立中国铜原料联合谈判组。国内的每吨铜精矿原料加工费从20美元到40美元、60美元一直到200美元,都是保持上升的势头。而去年以来,国际铜价一路飙升,涨幅超过1倍,国际铜矿企业都赚得盆满钵满,而铜冶炼企业的加工费用却一度下降到85美元/吨。 翻版“铁矿石谈判” 云南铜业(集团)公司董事长邹韶禄透露,经测算,目前国内铜冶炼厂的盈亏平衡点是加工费在90美元/吨以上,倘若低于这个价格,冶炼企业就会亏损。而现在国外供货商的报价为加工费60美元/吨,一家铜加工企业甚至透露,他们最近的一单加工费竟然只有25美元/吨。 于是,在今年6月3日召开的“2006年中国铜原料联合谈判小组成员企业二季度西宁总经理办公会”上,成员企业一致表示,要坚定不移地联合起来,抵制卖方打压加工费,并要求现货进口铜精矿加工费底线在100美元/吨,否则八大企业将主动减产10%。 而中国铜原料联合谈判组负责人杨军也表示,没有“价格参与条款”的协议令人无法接受,我国3/4的大型铜冶炼厂商目前已经在削减产量。 国际市场铜精矿供应紧张是国际供应商声称要求取消“价格参与条款”和降低加工费的原因。而金龙精密铜管集团副总裁徐明昨天则分析,国内铜冶炼企业集中度低,对国外铜精矿的依赖度越来越高也是重要原因。 根据统计,2005年,国内200多家铜冶炼企业的精铜产量为258万吨,其中利用国内矿石的产量只有65万吨,2/3铜精矿要依赖进口。而国外铜矿基地却正凭借自有资源大幅扩张冶炼产能,3年内国外将新增200万吨的铜冶炼产能,目前,我国铜矿石的依存度已经仅次于铁矿石。因此业内人士担心,未来几年铜原料谈判将有可能成为“铁矿石谈判”的翻版。 国内铜加工产能过剩 今年铜价的攀升,已经使铜冶炼企业的下游企业铜加工企业日子很难过,而如果今年谈判不利,很可能进一步波及铜加工企业,将成本的增加通过价格转移给下游。不过,昨天徐明告诉记者,铜价的高低最终还要看供求关系,而今年国内的铜冶炼能力预计260万吨,而消费量预计要380万吨,因此今后铜价并不会有太多的下降。 而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董事长李长杰则指出,虽然铜冶炼能力供不应求,国内的铜加工能力却的确已经过剩,以空调业为例,今年大概需要30万吨的铜管,而国内铜管的加工能力已经在70万~75万吨。 “价格的上涨无法控制,但企业可以通过降低成本来尽量化解风险。”李长杰介绍,昨天,金龙精密铜管集团加入了国际铜业协会,成为其旗下第二个中国会员。作为国内最大的精密铜管生产企业,目前公司在与江铜等铜冶炼企业签署长期协议的同时,主要在通过技术的研发努力减少管壁的厚度,并通过规模的扩张来消化利润降低的风险。

分享到:

阅读(969)| 评论(0)| 收藏(0) 收藏

评论

登录后你可以发表评论,请先登录。登录>>

发表评论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