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汽车产业链中关键一环的零部件业,被预测为今后若干年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汽车零部件企业面临着高速发展与管理能力滞后的矛盾,需要通过产品、工艺、制造和管理的信息化,提升自身竞争力。
中国汽车报2011年1月18日报道:2010年12月4日,“2010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在京召开。会上,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司副司长张军立强调,“十二五”时期,我国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入融合。作为汽车产业链中关键一环的零部件业,被预测为今后若干年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汽车零部件企业面临着高速发展与管理能力滞后的矛盾,需要通过产品、工艺、制造和管理的信息化,提升自身竞争力。而信息化建设,是提高企业软实力的基础。
汽车行业信息化应用相对滞后
据了解,目前一些大型汽车整车企业,尤其是合资企业在信息化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绩,营造出很好的信息化环境。不少企业内部已经建立起一定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但是,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相对较低。
总部位于英国的国际数据公司IDC预计,到2011年,全球汽车行业总体信息化投资规模将达到342.2亿美元,而我国汽车信息化投资占全球比重不到4%,这与我国汽车产销大国的地位不相匹配。不过,我国汽车信息化领域的发展速度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06年~2009年,世界汽车信息化投资平均增长率为4.9%,我国则达到8.6%。
IDC高级分析师高亮认为,相对于国外高水平同行来说,中国汽车工业的信息化总体应用水平还相当低,尤其是汽车零部件和汽车服务经销领域的信息化水平和国外相比差距更大。这种状况要求必须尽快提升整个汽车行业的信息化水平。
提升竞争力靠信息化支撑
汽车行业是一个大规模协同作业的产业,整个产业链庞大复杂。因此要求汽车企业除了能在产能、质量、营销、自主技术方面有所创新突破外,如何有效运用先进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建立以主机厂为核心、配套厂为外围的紧密相连的产业链,成为汽车业能否战胜挑战的关键因素之一。
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被称为“弱势产业中的薄弱环节”。数量多、规模小、集中度低、开发能力差,是零部件行业的通病。有专家认为,我国零部件业的装备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大约为15年,在高新技术应用和推广、产品研制与开发方面至少落后20年。信息化滞后,是制约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制造业解决方案软件企业北京艾克斯特公司总裁王学顺告诉记者,我国是汽车制造大国,但是离汽车制造强国还有一定差距,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不到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汽车业认识到研发产品和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期,包括汽车零部件业在内的中小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尤为重要。
业内专家认为,企业管理信息化在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中的应用相对滞后,但其地位越来越重要。管理改善和信息化是解决管理问题的重要手段,汽车零部件企业有很强的信息化需求。一辆汽车需要上万个零部件,这上万零部件的数据处理与管理,如果没有信息化管理参与,没有强大的信息化体系,很难想象通过人工有效进行管理。
信息化助企业实现创新
王学顺指出,在金融风暴洗礼中,那些有自主创新能力,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生存下来。目前,加大、加强自主创新、自主研发力度,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的共识,这离不开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软件和解决方案作为支持。
德国西门子旗下的信息系统供应商Siemens PLM Software大中华区总裁袁超明认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独特之处是它能快速实现企业变革,从而提升企业利润增长,在当今这样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变革能力将直接影响竞争能力。
袁超明认为,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提升的过程中,信息化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比如,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在汽车产品研发、创新等方面会给企业很大帮助。PLM关注研发流程和数据的管理,提供共用数据平台,保证企业数据的通用性和重用性,加强信息互换和知识驱动的设计与制造能力,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评论
登录后你可以发表评论,请先登录。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