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什么留住大学生社工

2010/8/23 15:56:31| 分类: 默认分类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近日发布消息:在社会工作者公开招聘考试中,共有1.2万人报名,实际参加考试的仅有7000多人,弃考者超过四成。不仅如此,由于工资待遇偏低,一些社区招聘的大学生社会工作者“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跳槽现象时有发生。
  下基层,进社区,成为当下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新选择。作为一种新兴职业,大学生社会工作者正是目前社会的
急需。在一些发达国家,社会组织可创造占社会总量10%的就业岗位,在我国,这一比例还不到1%。无论数量还是质量,社会工作者都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仅北京市“社会工作师”的缺口就超过1万人。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向该领域发展,不仅能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也将为社区工作注入生机和活力。
  尽管如此,社区却很难吸引并留住大学生社工,个中缘由,决不仅仅因为工资少、待遇低。
  原本对社会工作充满期待,可到社区工作后,不少大学毕业生感到尴尬和失落。他们常听到大爷大妈说,你还是大学生呢,怎么干这样的工作!许多人不理解:大学生为什么不找个“正经工作”?跑到小区打工有什么出息?由于用人单位对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定位不准确,很多大学生在社区不是从事专业性的工作,而是和过
  去的居委会一样,整天忙于“鸡毛蒜皮”的事情,难以发挥专业特长。由此,大学生社工对职业前景感到失望,难免会萌生去意。
  在国外,社会工作者被称为“社会的治疗师”,具有很高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他们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劳动保障、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正等社会服务机构工作,发挥着专门性社会服务的作用。而我国首部社会工作蓝皮书《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报告》表明,社会认知度低,成为我国目前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因此,引导大学生投身社会工作,仅仅提高待遇还不够,借鉴国外经验,切实提高社会工作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乃是当务之急。
  从另一方面看,创造良好的职业环境固然重要,提高大学生社工职业素养同样不可忽视。我国目前有200多所高校设立了社工专业,每年毕业的学生近1万名。怎样从办学理念、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育教学、实习实训等环
适应社区发展需求,从源头上切实提高培养质量,输送大批社区需要的社会工作人才,也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和律师、医生、教师等职业一样,社会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职业,从业者必须经过专业学习和培训,并获得从业资格。两年前首次举行的全国性“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对我国社工的职业化发展无疑具有“破冰”意义。“专业身份证”提高了社会工作这一职业的含金量和从业者的社会地位,让不少社工专业的大学生备受鼓舞和激励。
  事实证明,只有不断提高从业者的适应能力和职业技能,同时不断改善职业环境和待遇水平,才能建设一支高素质、留得住、用得好的社会工作者队伍。

分享到:

阅读(720)| 评论(0)| 收藏(0) 收藏

评论

登录后你可以发表评论,请先登录。登录>>

发表评论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