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置率既是结果又是原因
我们生活中的怪现象,政府越调控,它越长的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作秀给我们小市民看,实际还是官商勾结吧!!!房子长的比发达国家还要高,真是要榨干我们小老百姓啊,要让我们永远生活在为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上。访谈有用吗???我们这个发展中的国家,有钱的人都去买房子放着,等着长钱,或留给下一代,算计的真好啊!!!
由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中国财经报道“空城计”引发的空置率的讨论正在网上迅速发酵,敏感的观众应该注意到片中的暗访记者身着的还是冬装,据说同样的报道在5月份已经播过,但是此一时,彼一时,此时此刻,央视的报道不但有备而来,而且事实证明,在观众中引起的反响远远超出当时。
央视要干什么?
很多人都在猜测,包括地产界著名的“大炮”任志强任总,与一般人不同的是,任总的质问是通过洋洋洒洒数千言的博客发出的。
“我不知道央视想用这些节目和资料来说明什么问题。从播出的语意中是否可理解为目的有四:一是证明这些已经竣工的小区中有许多房屋无人居住的现象;二是证明大多数小区未住的空房是投资客在炒房;三是证明房屋的供求关系并不紧张,没有那么多的需求;四是证明房价的升高是这些炒房客炒高的。或者还想证明开发商爆炒房价或有钱人占有太多住房资源等等。同时大约也想证明国十条对第二套住房差别信贷政策的合理性吧?也许更想证明的是社会上谣传的6500万套住房电表数据的真实性吧?”
央视的报道,从头到尾展示的画面是一种客观存在,这种存在水皮在5年前的浦东已经见识过,和京津城郊的这些项目空置率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成片的花园小区全部被港台投资商人买走,不计其数的台湾人这几年在包括上海在内的内地炒房完成了原始积累,而温州炒房团在各地掀起的涨价潮更是有目共睹。居高不下的空置率既是炒房的结果又是推高房价的原因。正因为炒房所买入的房产并非自住,而是为了追求升值,所以宁可闲置囤积,而一旦空置率上升,房价自然上涨,因为市场上可售房源非正常减少,真正有居住需求的人却买不到房。
任志强喜欢以数据说话,但是很遗憾“专业的房屋管理部门和建委系统不去做专业的统计”,所以记者只能用非常不专业但却是身体力行的方式去明察暗访。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记者的调查是一种体验式调查,并不是科学意义上的抽象,央视更没有据此推算全国的空置率,更没有想证明所谓6500万套谣传的真实性!更何况我们谈论重点地区的空置率和全国概念上的空置率根本不是一回事,用所谓的全国平均数不但不能说明问题,而且还掉进统计学上的平均数陷阱,任何数字用中国这么庞大的一个人口去平均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数据,都可以忽略不计,一个人拥有二套住房和一个人拥有20套住房能够平均计算吗?至于任志强在博客中引用的香港空置率概念和计算方式恐怕和北上广深才有比较意义,同样不适合和全中国作对比。我们谁也没有住在大马路,但是我们能据此否认改善性住房的需求吗?既然不能,那么我们又怎么能够把商品房的空置率建立在全部住房基础上呢?
商品房的空置率必须是针对商品房这个概念的,否则就叫偷换概念。任总此前以大白菜为参照物得出房价二十年没涨的结论,问题就在这里。
房价之所以会上涨,需求当然是决定因素,但是炒房起的是催化剂的作用,暴涨的根源就在炒作。任志强以中国炒房人群不到2%为依据得出房价不是炒房炒高的结果并没有说服力,因为在此,他再次陷入了平均数的陷阱,2%作为人群而言并不大,但是掌握的财富和资金实力或许超过社会总量的80%,你见过穷人炒房的吗?既然98%的人并不炒房,那么为什么我们不提倡立法禁止炒房呢?
“一轮轮房地产开发热以及由此掀起的炒房潮,推动房价不断飙升,真正需要住房的人买不起房买不到房,没有住房需求的人却买了大量的可能永远都不会去住的房子。这场只能是少数人获利的金钱游戏留下了种种社会问题;大量买不起房的人对社会失望抱怨,大片空置房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巨大的楼市泡沫不断累积金融风险,而少数人的游戏最终要靠全社会以及我们的子孙后代来埋单,那些还在为房子奔波的人们可能很难想像在他们的城市里矗立着一座座的空城,这个事实既荒诞又令人心酸,它是对我们房产制度的严峻拷问。”
这是中央电视台难得的、一针见血的好评论,说到点子上了,我们的房地产调控必须从制度建设的高度入手才能解决现在的纠结,否则,政府盖再多的普通商品房也于事无补,立法禁止炒房是中国政府必须直面的选择。
不允许开发商囤地,凭什么允许投资者囤房?谁能为我们作一个合理的解释?
央视要干什么?
很多人都在猜测,包括地产界著名的“大炮”任志强任总,与一般人不同的是,任总的质问是通过洋洋洒洒数千言的博客发出的。
“我不知道央视想用这些节目和资料来说明什么问题。从播出的语意中是否可理解为目的有四:一是证明这些已经竣工的小区中有许多房屋无人居住的现象;二是证明大多数小区未住的空房是投资客在炒房;三是证明房屋的供求关系并不紧张,没有那么多的需求;四是证明房价的升高是这些炒房客炒高的。或者还想证明开发商爆炒房价或有钱人占有太多住房资源等等。同时大约也想证明国十条对第二套住房差别信贷政策的合理性吧?也许更想证明的是社会上谣传的6500万套住房电表数据的真实性吧?”
央视的报道,从头到尾展示的画面是一种客观存在,这种存在水皮在5年前的浦东已经见识过,和京津城郊的这些项目空置率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成片的花园小区全部被港台投资商人买走,不计其数的台湾人这几年在包括上海在内的内地炒房完成了原始积累,而温州炒房团在各地掀起的涨价潮更是有目共睹。居高不下的空置率既是炒房的结果又是推高房价的原因。正因为炒房所买入的房产并非自住,而是为了追求升值,所以宁可闲置囤积,而一旦空置率上升,房价自然上涨,因为市场上可售房源非正常减少,真正有居住需求的人却买不到房。
任志强喜欢以数据说话,但是很遗憾“专业的房屋管理部门和建委系统不去做专业的统计”,所以记者只能用非常不专业但却是身体力行的方式去明察暗访。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记者的调查是一种体验式调查,并不是科学意义上的抽象,央视更没有据此推算全国的空置率,更没有想证明所谓6500万套谣传的真实性!更何况我们谈论重点地区的空置率和全国概念上的空置率根本不是一回事,用所谓的全国平均数不但不能说明问题,而且还掉进统计学上的平均数陷阱,任何数字用中国这么庞大的一个人口去平均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数据,都可以忽略不计,一个人拥有二套住房和一个人拥有20套住房能够平均计算吗?至于任志强在博客中引用的香港空置率概念和计算方式恐怕和北上广深才有比较意义,同样不适合和全中国作对比。我们谁也没有住在大马路,但是我们能据此否认改善性住房的需求吗?既然不能,那么我们又怎么能够把商品房的空置率建立在全部住房基础上呢?
商品房的空置率必须是针对商品房这个概念的,否则就叫偷换概念。任总此前以大白菜为参照物得出房价二十年没涨的结论,问题就在这里。
房价之所以会上涨,需求当然是决定因素,但是炒房起的是催化剂的作用,暴涨的根源就在炒作。任志强以中国炒房人群不到2%为依据得出房价不是炒房炒高的结果并没有说服力,因为在此,他再次陷入了平均数的陷阱,2%作为人群而言并不大,但是掌握的财富和资金实力或许超过社会总量的80%,你见过穷人炒房的吗?既然98%的人并不炒房,那么为什么我们不提倡立法禁止炒房呢?
“一轮轮房地产开发热以及由此掀起的炒房潮,推动房价不断飙升,真正需要住房的人买不起房买不到房,没有住房需求的人却买了大量的可能永远都不会去住的房子。这场只能是少数人获利的金钱游戏留下了种种社会问题;大量买不起房的人对社会失望抱怨,大片空置房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巨大的楼市泡沫不断累积金融风险,而少数人的游戏最终要靠全社会以及我们的子孙后代来埋单,那些还在为房子奔波的人们可能很难想像在他们的城市里矗立着一座座的空城,这个事实既荒诞又令人心酸,它是对我们房产制度的严峻拷问。”
这是中央电视台难得的、一针见血的好评论,说到点子上了,我们的房地产调控必须从制度建设的高度入手才能解决现在的纠结,否则,政府盖再多的普通商品房也于事无补,立法禁止炒房是中国政府必须直面的选择。
不允许开发商囤地,凭什么允许投资者囤房?谁能为我们作一个合理的解释?
评论
登录后你可以发表评论,请先登录。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