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国际上石油、粮食、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乃至国内劳动力成本提高,冰雪、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一系列的国际、国内因素的影响,使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变得格外复杂和扑朔迷离。而最早体会到这种变化的,无疑是我国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从去年年末至今,不断爆出的中小企业亏损、停产、搬迁、倒闭的消息,吸引了社会各界的目光,更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专家的注意,各种言论、分析、建议纷纷出台,希望能够从中小企业的动向中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脉搏,进而找到破解当前发展迷团的最佳路径。
内外煎熬
了解了当前中国经济所要面对的形势,再来看看中小企业实际的情况,不由让人感到丝丝“寒”意——从去年开始至今,我国中小企业在“内”、“外”交困中苦苦挣扎。
内:求贷无门
对于国内经济面临通胀压力,国家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大多经济学家都表示认可和支持,但是在具体实施,特别是在提高利率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选择上,却有着极为明显的分歧。
到目前为止,央行今年已经连续4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从14.5%调整到16.5%。有专家估算,存款准备金率每提高0.5%,就意味着2000亿的资金收缩,那么,今年4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贷款总额就减少了约8000亿。对此,林毅夫认为负面的作用要远大于正面的作用,“而最主要的影响是中小企业会更难得到贷款”。
与他持同样观点的西南证券的潘亮分析道,提高利率控制的是贷款流向,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控制的是贷款总量。提高利率将增加企业融资成本,只有利润率高、盈利能力强的企业才能承受更高的融资成本,因此贷款就会自动流向那些能够有效消化成本压力的优质企业。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会压缩贷款总量,在此影响下,银行不得不对所有企业都减少贷款,“而中小企业则首当其冲”。此外,贷款总量的压缩还可能会使贷款资源领域滋生“寻租”现象,使有限的贷款资源向“有关系、有人脉”而非“有资质、有需要”的企业倾斜,进一步加剧贷款资源的不合理配置。
由于银行贷款获得的难度加大,一些中小企业惯用的民间借贷方式,如民间的合会、地下钱庄、私人老板等非正规金融渠道的利率也一路飙升,甚至达到100%,这使得中小企业本已很脆弱的资金链“雪上加霜”。
外:利润下降
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进口商大多延期支付货款,加之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使众多中小企业的利润被压至最薄,甚至是亏本经营。
2007年年底,传出珠三角地区鞋业企业倒闭的消息。据亚洲鞋业协会的统计,当时珠三角地区关闭的大中型鞋企已超过1000家。在东莞,超过1/5的制鞋企业已经关门。在鞋企比较集中的惠东有3000多家鞋厂,两三个月内,中小型的制鞋、鞋材厂就关闭了四五百家。
2008年初,这股寒流开始吹向长三角及江浙一带。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秘书长孙秀春介绍:“当地中小企业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很多中小企业的平均利润降至5%以下,某些对原材料价格影响比较敏感且以出口为主的企业,举步维艰。”
而我国中小企业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的温州也感受到了“寒冷”。温州市外经贸局最新的数据统计显示,人民币每升值1%,服装行业利润就下降4%。其他诸如鞋业、照明电器、笔业等行业,平均利润分别下降5%、6%、10%或者更多。今年以来,外贸企业至少15%左右的利润受到挤压。由于美国经济的下滑造成消费能力的降低,一些外贸产品面临美国客户的降价要求,使得温州中小企业的出口产品价格两头受挤压,这更加重了中小企业的压力。温州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就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温州市30多万家中小企业中有20%左右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的状况。”
找钱要靠谁
中小企业面临的窘境,引起了各方的注意,专家们也给出了种种建议。但无论是调整结构、产业升级,还是走出海外,甚至就是为了维持与生存,仍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摆在了第一位,那就是“钱”,资金要从哪里来?
盼“环境”
温州的包世聪,经营着一家有300名员工的小型鞋厂,由于资金回流周期延长,他现在卖鞋的利润基本都用来还利息,而且还要稍微贴点老本进去。但是,包世聪却又不能不坚持,“如果现在宣布破产,那就真的要回到原点了。这个厂子是我多年的心血,现在只期望能等到‘环境’好转的那一天。”
像包世聪这样想的人,在我国中小企业的企业主中很多,而他们盼望的“环境”主要指的是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
说起来,中小企业融资难并不是今年,甚至是近几年暴露出来的问题,而是从中小企业诞生之日起就被各界广泛关注。但是,尽管国家不断地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这个问题却始终没有根本性的改善。据人民银行统计,中小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比例低,仅占全部中小企业的10%左右。中国银监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当前银行贷款不断向大客户集中,中小企业贷款仅占主要金融机构贷款的16%。
为什么会这样?林毅夫认为,这跟中国目前的金融体系的不完善有关——在目前国内这种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股票市场为辅的金融体系中,中小企业难以受益。
银行方面,由于中国的银行以四大国有银行为核心,中小企业要取得融资有两方面困难:一是不管是中国的银行,还是外国的银行,小型贷款每笔贷款的单位资金交易成本、审核成本比大额贷款的成本高;二是在中国还缺乏完善的个人和企业信用体系,银行为了减少风险,贷款通常要求有抵押,但是,中小企业通常缺乏合适的抵押品。
股票市场方面,首先进入股票和公司债券市场融资的门槛是很高的,大量的中小企业不具备上市进行股票和债券融资的条件;其次申请上市以及上市以后信息公布还需要付出不低的成本,对于资金需求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来说并不合算。“因此,股票市场、尤其是主板证券市场很难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来源”。
针对这样的情况,林毅夫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一是要发展地区性中小银行。地区性中小银行一方面没有财力支持大企业的大项目,只能支持中小企业的小项目,而且,地区性中小银行对当地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家的人品、能力等和大银行的分支机构比较起来有信息优势。二是发展民间担保公司,给缺乏抵押品的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服务。三是可以像外国一样,成立专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机构。
靠“自己”
说到中小企业贷款难,不少人就会指责银行“嫌贫爱富”,但是如果客观地来看,在某种意义上,造成银行惜贷的原因一部分正是来自中小企业自身。
汇丰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国区总经理区伟权谈到,银行并不会放弃有任何盈利潜力的业务,如果中小企业的业务是银行和企业双赢方案的话,银行是没有理由放弃的。从银行的经验来看,给大企业的贷款风险也不一定低,但是现实是,大企业通常能够提供完整的数据,让银行做详细的风险评估,银行可以有把握地知道风险在哪里,从而制订金融方案,减低风险。
“但是在中小企业贷款过程中,我们碰到的一般是讯息不对称的情况,许多中小企业经营不规范,主要岗位全部是亲戚朋友;喜欢用现金交易不入账,基本上很难找到一份正规的财务报表;甚至有不少的中小企业主不愿意或者不能够提供足够的资料让银行做详细评估,而银行在没有充足资料的情况下,只能选择离开。”此外,还有不少中小企业主不明白银行的风险回报比率跟它们自己的风险回报比率不同。中小企业贷款跟大企业贷款,有点像零售业务跟批发业务的关系,如果银行业务用同样的方法和流程处理中小企业贷款和大企业贷款,做中小企业贷款的成本就相对很高。
现任中洋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的陈志强则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最根本的原因是企业不会融资,他们不懂得银行,也不知道自己在资金市场的身价。”在他看来,一个企业在资本市场要考虑自身的情况,如果不了解自己,你很难在银行的资本市场分得一杯羹。融资企业首先要考虑自己有什么。
对于如何提升从银行融资的成功率,陈志强指出了中小企业必须要避免的“七大硬伤”,即一是企业有不良记录,一旦被列入了黑名单,企业就永远不可能在银行获得融资;二是企业老板有不良记录;三是企业的财务混乱;四是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不能超过70%;五是亏损企业,很多企业为了逃税,往往做一份亏损的报表,但给银行也是同样一份报表,看上去很老实,但对银行来说亏损是硬伤,根本不可能给你贷款;六是企业没有资产;七是没有一定的经营。“以上七个硬伤都没有,是中小企业向银行融资的第一关。”
多选择
“中小企业融资不等于中小企业贷款,换句话说中小企业有融资要求的话,银行贷款并非唯一的选择”,在指出中小企业不足之后,区伟权这样善意地提醒说。
上海道邦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林荣时则更明确地表示,“摆脱单纯的银行依赖,这种意识的转变对中小企业家来说太重要了。”他分析指出,从国内资本市场来说,风险最低、门槛最高的是A股主板,其次是中小板,再次是创业板,更次是OTC,这些属于公募范畴,接下来是私募范畴,比如PE、VC等私募股权基金。
可以说,中国日益丰富完善的金融产品和领域正在给中小企业提供越来越丰富的融资渠道的选择。其中,在OTC市场还未正式建立的情况下,中小板上市和寻求私募基金合作是目前中小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的主要方式之一。加上创业板推出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有望获得资金支援。同时,证监会也在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市场,去年公司债券已经有9家发行。
另外,今年“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也建议,要充分运用民间资本,探索合理的产业基金模式,甚至设立“商会基金”,使企业间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的“互保联保”关系。
据最新消息,国内首个创投服务中心——天堂硅谷创业创新投资服务中心日前在浙江启用,将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融资等“一揽子”金融服务。
评论
登录后你可以发表评论,请先登录。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