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商人徐志明没有想到,一个“在别人家下蛋”的投资项目令公司受到绍兴乃至浙江外经贸部门的肯定。
徐志明是越美集团的总裁。2007年,总部位于浙江绍兴诸暨的越美集团在尼日利亚卡拉巴自由贸易区投资4980万美元建设纺织工业园。对于这个“本土资金外流的项目”,绍兴市政府的评价是:“这是一个浙商跨境发展的典型。”
在地方政府支持、鼓励下,越来越多的长三角企业走上异地投资、扩张的发展道路。江苏南京江宁开发区把兴办开发区的成功经验复制到非洲,在尼日利亚设立了莱基自由贸易区。目前,自贸区已吸引100多家企业签署进驻协议。
“地方政府甘愿为本土资金‘外流’搭桥铺路,这是长三角地区出现的新趋向,折射出了各级政府发展理念的新变化。”南京大学一位经济学教授说。
已步入工业中后期的江苏南部企业,普遍将研发中心和销售中心作为主攻目标,而将生产部分逐步外移。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提出:“我们要树立新的财富观,‘不求所在,但求所得’。”
统计数据显示,长三角16城市2007年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334.48亿元,占全国的20.1%。经过10余年飞速发展,长三角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龙头地区之一,但区域内发展空间、资源空间日趋窘迫,寻求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成了必然选择。
浙江是最早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省份,浙江省发改委的一位官员说,浙江有两种经济,浙江本土经济和浙江人经济。实践证明,浙江在外发展的客商带来的信息流、商务流极大地带动了本地经济的繁荣。
据浙江省外经贸厅介绍,近年浙江省企业境外投资的质量、规模获得迅速提高,2007年中方投资额达6.1亿美元,较2003年翻一番。
绍兴市外经贸局副局长丁卓芬说:“一些地方曾经认为鼓励企业走出去是‘肥水流到外人田’。事实上,在这一过程中地方与企业实现了共赢。”
越美集团成立于1992年,由于国内纺织行业竞争激烈,企业初期的发展并不顺利,实现国内、国外市场互动后,获得了高速发展。2000年,越美集团在绍兴本土的工厂自营出口额仅2000多万美元,2007年达7000多万美元。
丁卓芬说,对于企业而言,“走出去”可以突破土地等资源限制,拓展市场,并可能通过原产地多样化规避贸易壁垒;对于地方而言,企业设立区域外、境外分支机构能够拉动本土母体的发展,带来直接的经济、社会利益,同时,企业的境外投资加快产业梯度转移,为地方经济发展腾出空间。
在这一轮席卷长三角的企业“走出去”浪潮背后,政府开始接受并倡导“不求所在,但求所得”的新发展理念,而曾经辉煌一时的“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发展理念渐渐淡出。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沈玉芳分析,每一个新发展理念的出现,都标志着社会经济已经进入或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沈玉芳说,1990年“不求所有,但求所在”观念的提出,突破了片面追求所有权的束缚,开启了外向型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的时代。而“但求所在”向“但求所得”演化,长三角将迎来创新型企业和跨国企业的崛起。
评论
登录后你可以发表评论,请先登录。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