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行为培训:分享集体智慧

2007/12/25 15:11:30| 分类: 默认分类

在培训管理中,企业应该根据培训的目的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既要做好显性知识的培训,也要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努力为隐性知识的转化创造条件。

    培训的具体方法主要有讲授与讲演、小组讨论、阅读、练习、案例分析、现场参观与学习考察等几种方式。对于显性知识的培训,如公司情况介绍、工作流程培训等,适合采用讲授和现场参观的方式;对于公司规章制度的培训,可以用阅读的方式;对于新方法、新技术的培训适合用小组讨论、现场参观和学习考察的方式。隐性知识由于其本身的无意识性、无系统性以及其开发转化过程中所存在的困难,常常被企业培训主管所忽视,或仅仅依赖于员工自身在实践工作中艰难摸索,这不仅要耗费员工自身的巨大时间成本,更会使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过分倚重于某些员工的个人能力,从而增加经营的风险。

    目前,很多企业的培训管理都存在以下误区:沿用学校的学习方法、重业务培训轻管理培训、针对性差、忽视细节、重知识轻技能、忽视行为的改变、忽视团队学习等。在这些误区中,行为的塑造与团队化学习这两点尤其突出,而这恰恰是隐性知识得以转化的重要途径。行为的塑造需要团队化学习的环境,团队化的氛围能够深刻影响个体的行为取向。因此,在培训管理中,强化以团队为基础的行为培训是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

以团队为基础的行为培训

    那么,什么是以团队为基础的行为培训呢?有效的知识管理意味着顺畅和持续的知识流动或知识交换,这至少需要两个个体的参与,他们集合到一起并分享知识,这也正是学习型组织所倡导的理念。在这样的团队中学习,成员不仅有机会获得有形的知识,而且由于具备隐性知识赖以传播的两个途径,团队成员将更容易获得更多的无形知识。这就产生了系统的“团队学习”,它是管理培训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培训将学习带回日常工作岗位,并将直接工作经验与共同学习这一方式结合在一起。通过这种培训方式,参与者有机会与其他同事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想法,得到其他团队成员的批评和建议,积极试验并不断实践和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能。

行为培训的应用

    目前大多数企业所开展的团队行为培训主要停留在企业共同价值观、团队合作精神等潜意识层面的训练上,如时下比较流行的拓展训练、小组讨论等,距离以团队为基础的行为培训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

    但是在一些追求卓越管理的企业中,出现了以团队为基础的行为培训的原创模型,IBM公司就是实践这一思想的成功典范。IBM公司的销售人员和系统工程师在正式入职前要接受为期12个月的初步培训,主要采用现场实习和课堂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其中有75%的时间是在各地分公司中度过的,只有25%的时间在公司的教育中心学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IBM公司有一项为销售培训所定制的培训——阿姆斯特朗案例练习,它设计了一种由饭店网络、海洋运输、零售批发、制造业和体育用品等部门组成的、具有复杂的国际间业务联系的情境。通过这种练习可以对工程师、财务经理、市场营销人员、主要的经营管理人员等进行详尽的分析,这种分析使个人的特点、工作态度,甚至决策能力等都清楚地表现出来。

    在这个练习过程中,教员扮演阿姆斯特朗案例人员,从而创造出了一个非常逼真的团队环境,学员们需要对各种人员完成一系列错综复杂的拜访。面对众多的问题,他们必须接触这个组织中几乎所有的人员,从普通接待人员到董事会成员。模拟完毕之后,由评委和客户”、观摩人员等进行小组讨论,将讨论结果告诉被测试人,也可以让被测试人先进行总结,然后让他参与讨论,大家对其提出测试过程之中的优缺表现、对有关难点有无更好的参考方法,然后再由评委评分,决定哪些方面还要加强培训、哪些经验值得积累,可以“上战场”还是要进行下一轮模拟测试或者淘汰。学员们在逐渐成为一个合格的销售代表或系统工程师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销售人员通过“模拟销售角色”,在面对最终客户前,准备充分,游刃有余,丢单的比率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利润率,使得IBM成为模拟销售创造真实绩效的典范。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以团队为基础的行为培训是获得无形和有形知识的非常有效的方式,尤其是IBM的阿姆斯特朗案例练习,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不断循环上升的知识转化过程,通过这样的行为学习,学员可以将不同理论和假设进行验证,并通过实践结果对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行为培训是进一步思考的基础,有助于产生更多的不同观点。在培训结果的归纳过程中,将得出成熟的理解,并达到分享思想的阶段。最后,协调行动使所有参与者的无形和有形知识组合在一起。


分享到:

阅读(932)| 评论(0)| 收藏(0) 收藏

评论

登录后你可以发表评论,请先登录。登录>>

发表评论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