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交华盖欲何求?

运交华盖欲何求? 被访问过:83382

https://blog.luosi.com/personblog_2-29.html

博客首页 华人螺丝网

我思我想:我们都是切葱丝的

2005/3/30 9:58:59| 分类: 默认分类

北宋权相蔡京是历史上有名的食不厌精、吃得讲究的一人。宋人笔记中载:一士大夫在京师汴梁买一妾,自言是蔡太师府中做包子的人,一日,令其做包子,辞以不能。于是问“既是包子厨中人,何为不能做包子?”对曰:“妾乃包子厨中缕葱丝者也。”蔡京的包子厨房要配丫鬟专门切葱丝———分工之细,要求之高,叹为观止。这则故事主要是皮里阳秋骂权相蔡京生活奢靡。但看看我们所谓信息时代的打工者,其实也都不过是产业厨房里一个切葱丝的丫鬟。 制造业就不用说了,人人都是流水线上的一个扣子。卓别林在《摩登时代》中的经典诠释是这样的:每天站在机床边,工作就是拿着扳子在传来的零件上拧那么一下,时间久了看什么都是零件。看见女朋友的鼻子,总觉得那是个螺帽,懵懂之中也要拿扳子来拧一把。我们充当的就是这样的角色。在老板看来,卓别林是个优秀的产业工人,工作投入,爱岗敬业;就人性而言,这实在是一种戕害。兢兢业业在螺丝上拧那么一家伙是保住你饭碗的前提,工厂几时倒闭了,或者老板炒了你鱿鱼,你得再去找工作。找工作时你说,我来之前在西门子造机器,我还在IBM造过电脑。好,咱们收下你。你以为老板真认为你就是造机器的人了?他们可不是宋朝的士大夫。他知道你在西门子就是拧螺丝的,他收下你是这里也需要拧螺丝的。现代老板不需要从揉面到蒸包子的全能性厨子。你要是不适应,那你就自己开一间包子铺。 在写字楼上班的白领也多半是切葱丝的角色。比如说所谓文化产业的一本书的制作,应该是一个有创意重性灵的行当吧?其实也不———策划者搭定一个框框,写文字者不能跳出这个框框,找图片不能跳出文字的框框(或者文字不能跳出图片的框框),美工不能跳出上边三个框框。另外还有许多隐形的框框,如市场恶俗、资金、人事,甚至电脑的软件也给你设定了模式化的框框。整个流程如工厂一样分成许多环节流水制造。你说你是出版社编书的,其实也是切葱丝的丫鬟。 当大学的教授如何?他们的空间的确不小,但除了大师,多半也是切葱丝的。这怪不了别人,都是他们自己整的。比如社会学研究,有的是专门研究科学家社会行为的,有的是专门研究艺术家群体的,有的一辈子琢磨所谓码头经济社会学等等,社会那么大,学问的分工却那么细,那是他们自找的。为什么说是他们自找的?比如,照相机是一个工具,DV也是一个工具,都是记录和反映社会的好工具。我要是在大学,一看别人已经将社会学的葱丝切得细之又细,于是我就必然想到发明一个“图像社会学”或者“视觉社会学”的新概念,先开讲座,后出专著,最后成为图像社会学的开山祖师。于是,切细的葱丝又切出了花样。我敢预言,过不久大学里就会出现图像社会学的切葱丝者。 现代社会的精细分工造就了大批的“专家”,比如成衣厂可让你成为裁布的专家、锁边的专家、钉扣子的专家,但到死你也不是一个裁缝,一条短裤都不会做。现代社会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人的性灵,剥夺创造的乐趣,所以很难出现高明的“厨子”。如果将做包子的人分成三等,一是全能的、艺术家气质的创造性厨子,可称厨师;二是好歹能将包子捏拢蒸熟的,可称为炊事员;三是专业揉面、调馅、烧火、劈柴,称为切葱丝者。现在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切葱丝的角色。宋代的一个农妇则不一样,她要做饭、织布、绣花还要养蚕,她要发挥她所有的智慧创造和承受生活,而我们是用大部分的心力和生命在这个世界切葱丝,和自然本性的生活越来越远,这是我们厌倦生活的重要原因。 有的人切葱丝是一种无奈,有的人切葱丝是自讨的,但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为了谋生。

分享到:

阅读(2276)| 评论(2)| 收藏(0) 收藏

评论

登录后你可以发表评论,请先登录。登录>>

罗阳明(高级助教)2006-03-29 08:49:01

哎,

匿名2006-01-26 16:38:43

顶下~!

发表评论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