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暗潮涌动

2018/6/11 17:53:27| 分类: 默认分类


   
  曾经势同水火,如今举案齐眉,一汽、东风、兵装三家老字号大国企的“恩爱秀”屡屡上演,让人仿佛看到了汽车国企改革的无限可能,由此也拉开了中国汽车产业改革的大幕。紧随其后,吉利重组北汽、宝能控股奇瑞、柳汽收购野马……一系列重磅信息由相关途径曝出,而“胡说八道”似乎成了当事方企业最高领导的“统一”回复。风起于青萍之末,一切都在表明,中国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暗潮涌动,骚动不止。近日,“汽车情报”CEO司爱武,向中国工业报记者发表了他的见解。


  中国汽车产业需要“军阀割据”吗


  某汽车大佬曾预言:“未来只有2——3家车企能够在激烈竞争中存活下来,现在的车企应该团结起来投资未来,从而成为2——3家未来存活下来的企业之一。”这句话阐述了一个观点,那就是中国不需求那么多的汽车企业。然而,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现有的整车企业多达260余家,各种“新造车”已知的有60余家。


  虽然中国市场的包容性非常强,但真的需要这么多汽车品牌吗?以经济最发达的美国为例,目前能叫上名字的品牌也不过为三大汽车集团所有,分别为通用、戴姆勒-克莱斯勒和福特。而与我们同处亚洲的经济强国韩国,也只有现代起亚、三星、双龙等,日本则主要以丰田、本田、日产、铃木等为主。纵观全球,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之“发达”。


  当然,每一个企业能活到现在,都有其生存之道。但很明显,中国汽车还处在五代十国的乱战时期或说军阀割据时代,其最大的弊端就是难以提升中国制造的品牌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而一汽、东风和兵装集团之所以要进行整合,目的已经非常明确。李书福的说法虽有些夸张,但其实也说明了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走势,购、并、转或关停将成为今后几年的主流趋势,不信的话我们可以走着瞧。


  两极分化加剧兼并重组提速


  目前中国汽车产业的这种无序发展,一方面确实做到了“百家齐鸣,百花齐放”,但是另外一方面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产能过剩将成为压在中国汽车企业头上最大的石头。


  根据中汽研的调查数据显示,占据我国汽车产量98%以上的30多家主要汽车企业,已经形成3100万辆整车生产能力,而在建的产能也已经超过了600万辆,这个数字在未来或许还会大。毋庸置疑,这已然远远超过了目前可以预见的汽车消费增长。


  根据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汽车产业发展的经验,大规模地重组浪潮往往出现在严重的产能过剩之后,产能过剩将成为重组催化剂,中国汽车产业要做强,兼并重组是一条绕不开的道路。


  而事实上,早在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就明确指出了支持大型汽车企业集团进行兼并重组。而在规划出台前后,汽车行业的兼并重组大戏就频频上演:上汽并购南汽、广汽集团兼并长丰汽车、长安汽车兼并昌河汽车、东风汽车与福汽集团签署了股权框架合作协议。再加上最近频频爆出的吉利重组北汽、宝能控股奇瑞、柳汽收购野马,多米诺骨牌效应一触即发。看的出来,政策这只无形的手在支配着中国汽车产业的稳步发展。


  八仙过海能否各显神通


  提起国内汽车业的兼并重组,大家往往想到的是“大鱼吃小鱼”和“弱肉强食”。然而按照目前的市场动向和国家的相关指导思想分析,未来中国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或将演变为:实力雄厚的民企收购或控股“落魄”国企、势头迅猛的国企收购三四线民企亦或是弱势国企、国资和民资混合所有制模式这三种形式。


  其中,以民企收购或控股国企最为业界关注。众所周知,民营企业最大的优势就是产权明晰,机制灵活、经营效率高、创新创业动力强。而国有企业,在项目资源、人才科技、行业积累等方面拥有天然优势。正是基于此,二者有了各取所长、优势互补,实现做大做强的共同基础。


  经过30多年的野蛮生长,中国汽车产业也将面临重大变革的历史时刻。而不断加剧的两极分化,加剧了军阀混战状态的终结。更何况,这是一个“一切皆有可能”的资本时代,将“胡说八道”变成“铁的事实”也不是痴人说梦。当然,我们所期望的是,作为大国重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越来越好。。推荐:更多精彩请关注-无锡市阿曼达机电有限公司Jergens Industrial Supply 杰根斯代理商,品质有保证!交期短物流快。(来源:互联网)
  
如果大家对我们的话题有兴趣可以登录我们无锡市阿曼达机电有限公司的官网http://www.amdachina.com。


分享到:

阅读(547)| 评论(0)| 收藏(0) 收藏

评论

登录后你可以发表评论,请先登录。登录>>

发表评论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