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长远 先进装备制造业“加码”智能制造

2017/6/25 17:28:16| 分类: 默认分类

  统计显示,5月份,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3%和10.3%,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8个百分点和3.8个百分点。有一条数据值得注意:1月至5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50.4%。
    自《中国制造2025》印发以来,“机器换人”成为不少制造业城市最热门的“口号”。“机器换人”的效果如何?作为“智能制造”基础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怎么样?
   1.从共建到参与 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
  相较于一些基础较差的中小企业,转型阶段的企业在推进“智能制造”过程中最头痛的问题在于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而本应是企业核心科技源头的大学以及科研机构却也在为如何不让自己的研究成果“落满灰尘”发愁。这在就形成了一个怪圈:买家(企业)难“买”,卖家(科研机构)愁“卖”。
  事实上,产学研结合难已是业内公认的事实。通过校企共建科研基地和项目合作是最常见的两种产学结合的方式,但是这两种方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论是长期共建还是单一项目的短期合作,科研人员与企业之间终归分属于两个系统内,正如两个闭环,尽管相交,但接触的面积有限,这也就使得科研机构对于企业的需求不甚了解,成了企业眼中的“闭门造车”,而企业难以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也易成为科研人员眼中的“不识货买主”。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当量力而行,不要期望“一口吃成”一个胖子;而从城市的发展角度来看,城市更需要的是梯次产业结构,高新技术企业周边要靠完整供应链的支撑才能发挥高效能
  2.立足长远 “智能制造”忌一拥而上
  而正如粤语深植于广东人的日常生活中一样,装备制造业也一直与外贸进出口、现代服务业共同“撑起”了广东经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受到外部金融环境以及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再加上周边国家“低成本”的竞争压力,原本依靠劳动力、土地、环境等要素驱动的中国制造业优势不再,亟待转型。
  随着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概念成为热门。当前我国部分领域劳动力短缺的现状更加快了制造业“机器换人”的步伐,多数制造业企业都在谋求转型。对于多数企业来说,他们缺乏“转型”地前期积累,短时间内“一拥而上”很可能事倍功半。
  在广东省智能制造研究所副所长吴智恒看来,当前我们很多企业智能化改造只能算在“起步阶段”。“有的甚至不能叫智能化,叫自动化还比较贴切。”他举例说,国内不少生产工业机器人企业,硬件是自主生产,但最为核心的软件生产环节,还在部分甚至完全依仗技术进口。
  “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很难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吴智恒指出,“智能化需要一个过程。”
   “与佛山、东莞、广东等城市相比,深圳的一个优势就是原器件配套完善,多数机器人在深圳可以找到它配套的生产供应链。”深圳市公平贸易促进署署长高瞻表示,深圳机器人行业配套很完善,因此企业数量日益增长。从供应链上游开始逐步转型,对中小企业来说未尝不是一个新思路。(来源:互联网)


分享到:

阅读(413)| 评论(0)| 收藏(0) 收藏

评论

登录后你可以发表评论,请先登录。登录>>

发表评论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