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工信部将制定“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我国计划分三步、用三个十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中国制造2025”是“三步走”的第一步,是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和路线图,目标是进入全球制造业的第二方阵。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施“中国制造2025”是推动中国制造业从大国向强国转变的第一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
对此,课题组长、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去年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制造2025”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动员全社会力量建设制造强国的总体战略。
它是怎样出炉的?用了近三年时间制定计划纲要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采取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
4日,全国政协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前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政协分组讨论时透露,目前,工信部与工程院正在制定“中国制造2025”规划,很快要上报国务院。
工信部部长苗圩接受采访时透露:“该规划是在中国工程院150多名专家花了一年半时间进行战略论证的基础上,我们又花了一年多时间制定出规划纲要。”
此前,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和部署,工信部弱化以往规划中“五年”的时间限制,规划年限扩展到2025年,更注重中长期规划,保证政策的连续性。
苗圩介绍,这个规划大体需要用三个十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中国制造2025”也就是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也是一个路线图,也有它的时间表。热词解读什么是“中国制造2025”?
中国工程院负责“中国制造2025”规划制定课题组成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屈贤明说,“中国制造2025”意思是:在制造业领域,到2025年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一大国,还要进入世界强国行列。2025年步入制造业强国队列
对于“中国制造2025”规划,曾有专家解读成,中国要在2025年步入制造强国队列,到2035年赶超德国、日本。
对此,屈贤明并不否认。“中国到2025年将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和强国。中国准备利用20年的时间,赶超德日等国的工业制造业。”屈贤明说,这个结果是经过科学分析、预测的。
屈贤明称,课题组曾对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韩国、印度和中国 8 个国家,从 1946 年到2012年制造业的数据进行趋势分析。上世纪90年代,中国还处在世界第8位。经过这些年,中国已经处在第4位,和德国、日本还有一定的差距。根据发展趋势,中国发展在快速上升。日本、德国这二三十年综合竞争力处在基本持平的发展阶段,增长不大。如果国际政局、经济格局不发生重大变化,综合考虑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国工业化进程、经济增长趋势,到2025年中国可以进入世界强国行列。
对飙“德国工业4.0”?中国要走一条更好更快的发展道路
“中国制造2025”让很多人联想到与德国“工业4.0”的差别。
对此,工信部部长苗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两者既有很多相同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中国和德国工业发展的水平不在一个起点上,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并不是德国现在已经实现了工业4.0,德国实现工业4.0也需要8至10年,它在时间上和我们的“中国制造2025”大体在一个时间段。从内容上看,德国工业4.0和我国的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有异曲同工之处。
“工业4.0”最初由德国政府于2013年提出。它描绘了制造业的未来愿景,提出继蒸汽机的应用、规模化生产和电子信息技术等三次工业革命后,人类将迎来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为基础,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苗圩称,德国总体处在从3.0到4.0发展的阶段,我们可能还要补上从2.0到3.0发展的课,然后才能向4.0发展。我们要结合中国的国情、中国工业企业的实际,把发展的路径选择好,走一条更好更快的发展道路。
一个客观规律
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是工业强国
服务业替代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工业化的客观规律,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除了极个别人口少、面积小的高收入国家依靠的是金融、旅游等第三产业,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是工业强国。
工业强国,现在在干什么?
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纷纷抛出刺激实体经济增长的国家战略和计划,美国制定了“再工业化”、“制造业复兴”、“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德国抛出了“工业4.0”;日本开始实施“再兴战略”;韩国搞了“新增动力战略”;法国也提出“新工业法国”等。
这些战略措施中包含的政策具有的共性包括:对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的研发扶持;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对竞争环境的优化等。
发达国家希望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政策调整重获在制造业上的竞争优势。可见,即便是最先进的国家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制造业,而是不断实现制造业结构调整和转型与升级。
所以,中国作为后起国家,更不能放弃制造业的发展。从李克强的政府报告中,可以感受到,中央政府发展和升级制造业的决心是坚定的,任务也是艰巨的。
未来5-10年,中国制造业和中国制造产品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不仅仅取决于制造业自身,只有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目标才能够实现。
中国工业差距在哪儿?——说说“中国制造”的痛点与愿景
新闻纵深
你印象中的“Made in China”用什么样的形容词最贴切?是廉价的小商品?还是一次糟糕的购物体验?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中国制造的话题。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在服务业比重超过制造业,制造业全面过剩,且产生诸多环境、安全问题的情况下,国家还要继续强调制造业不可替代的作用?
李克强的论断是,中国制造业不是要不要发展,而是必须发展,必须转型升级。一句话,中国制造需要正名!
中国制造有多强?
没有中国制造,国际工业产品价格可能会翻一番
这个问题全世界的消费者都能够回答,中国有超过20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第一,有几十种产品的出口占到全世界出口总量的70%以上。大到轮船、机车、工厂装备,小到纽扣、吸管、笔芯,全世界人民都在享受着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如果离开了中国制造,国际市场上工业产品的价格可能会翻一番,且会经常出现断货的情况。
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制造业支撑的中国经济经历了考验,在危机之后,受打击最大的,外向型程度更高的制造业又率先恢复增长,不仅是中国国民经济企稳回升的重要力量,也增强了其他国家恢复经济的信心。
还记得电影《2012》中,肩负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方舟就由中国制造。片中的项目负责人说,只有中国才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建造这么庞大的项目。虽然在中国的语境中,被观众认为是略带嘲讽,但事实上,中国制造确实提高了全世界的福祉,并成为中国经济三十多年来高速增长的核心动力。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制造业是目前并且到2025年仍然是我国最具竞争力和最国际化的产业,服务业在比重上虽然超过制造业,但制造业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关键的动力来源。
中国制造有多弱?
为何我们可以载人航天,却没有一个优秀的马桶盖?
据新华社报道,今年春节期间,日本的马桶盖火了。很多中国人不远千里跑到日本,就是为了捎几个马桶盖回来,看起来挺可笑,也引起了部分网友对中国制造的诟病。后来还证实,大多数在日本出售的马桶盖居然产自中国,让抢马桶盖的人好生尴尬。
有人在问,为什么我们已经可以载人航天、有了高科技战机,却不能生产一个让老百姓满意的马桶盖呢?这其实反映了中国制造的弱点和缺陷。
获得技术,将技术转化为产品,再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整个过程需要技术转化和转移的畅通机制、成熟的人才市场、公平的市场环境、诚信的交易体系等等,而这些是当前中国制造业的短板。
因此,我们用着进口的装备,雇请外国技术专家和管理者,按照国外的标准生产产品,贴上跨国公司的标签,直接运到国外,这是中国制造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最愿意也是最常见的方式,而随着土地、劳动力、资源、环境等要素成本的迅速提高,这种发展方式已经走到尽头。
代表委员热议从“制造”到“智造”中国制造如何蜕变?
近年来,以高铁、通讯、变电技术等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正以高技术、低价格的优势赢得国际认可,“中国制造”逐渐向“中国智造”蜕变。
如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制造2025”,打造“中国制造”的升级版?代表委员们纷纷谈起了各自的看法。“中国制造”两头受挤压
“低端制造业,我们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现在竞争不过东南亚等国家;高端制造业,尽管发展很快,可跟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现在中国的工业处于中间地带,受到两头挤压。”谈起“中国制造”,全国政协委员李毅中透露出担忧。
李毅中表示,整体上看,我国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尽管我国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行业和领域,像航天、高铁、核电等,但同时在某些领域还十分落后,比如还有完全依赖人工作业的小矿山、小作坊等。
2015年春节刚过,微软宣布关闭原诺基亚北京及东莞手机工厂,转至越南。两地工厂预计将裁员9000人。有专家分析,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劳动力成本已优势不再。
创新需要“双引擎”驱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必须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造传统引擎,打造新引擎。
3D打印、工业机器人、云计算、电子商务、快递物流……众多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蓬勃涌现。“这些都具备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成长性,有很大的创业投资规模,蕴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府参事刘昕说。
“新一轮创业浪潮是稳定中国经济增长,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不断产生的创新活动和新企业给经济增长带来了持续的活力。”全国人大代表、经济学家辜胜阻说。
【新词聚焦】
中国制造2025:工信部将制定“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我国计划分三步、用三个十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中国制造2025”是“三步走”的第一步,是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和路线图,目标是进入全球制造业的第二方阵。
【数说“中国制造”】
12.3% 2014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快于工业整体增速4个百分点。
220 目前中国工业竞争力指数在136个国家中排名第七位,制造业净出口居世界第一位。按照国际标准工业分类,在22个大类中,中国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钢铁、水泥、汽车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来源:华西都市报、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综合报道)
评论
登录后你可以发表评论,请先登录。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