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高整平酸性镀铜光亮剂
一、 特点
1、 创新超浓缩针对填平新配方,效果极佳。
2、 镀液容易控制,镀层不容易产生针孔、麻点;内应力低,沉积速度特别快。
3、 镀液极其稳定,电镀 表面光泽度强,不起雾。
4、 杂质容忍度极高,镀液寿命特长。
5、 低区填平度延伸性强,且镀厚度均匀,适合水暖洁具、汽车行业(如铝轮圈)塑胶电镀和常规五金工艺效果特佳。
二、镀液组成及操作条件:
原料及操作条件
|
范 围
|
标准开缸份量
|
硫酸铜
|
160~240克/升
|
200克/升
|
纯硫酸
|
40~90克/升
|
60克/升
|
氯离子
|
40~120ppm
|
70ppm
|
998Mu开缸剂
|
4~6毫升/升
|
6.0毫升/升
|
998A填平剂
|
0.3~0.6毫升/升
|
0.6毫升/升
|
998B光亮剂
|
0.3~0.6毫升/升
|
0.4毫升/升
|
温 度
|
18~35°C
|
25°C
|
阴极电流密度
|
1~8A/dm2
|
3~5 A/dm2
|
阳极电流密度
|
0.5~3.0 A/dm2
|
0.5~3.0 A/dm2
|
阳 极
|
磷铜(磷含量0.03~0.06%)
|
磷铜(磷含量0.03~0.06%)
|
搅拌方法
|
空气搅拌及阴极移动
|
空气搅拌
|
三、配制镀液:
1、 注入适量的水到备用槽中,加热至40~50°C,所用的水的氯离子含量应低于70ppm。
2、 加入所需的硫酸铜,搅拌直至完全溶解。
3、 加入2~5克/升活性炭粉,搅拌最少一小时。
4、 用过滤泵把溶液滤入清洁的电镀槽内,加水至接近水位。
5、 慢慢加入所需的纯硫酸,此时会产生大量热能,故需搅拌,慢慢添加保持温度不超过60°C(注意:添加硫酸时,需要特别小心,应穿上保护衣物,带上手套、眼罩,以确保安全。
6、 把镀液冷却到25°C。
7、 分析镀液中氯离子含量,如不足应加入适量的盐酸,使氯离子含量达到标准。
8、 按操作说明加入适量的添加剂并搅拌均匀,在正常操作条件下,把镀液弱电解3~5小时,便可正式生产。
四、原料的功用:
硫酸铜:硫酸铜提供铜离子,以使在工件表面上还原成铜镀层,镀液中铜含量过低,容易在高电位区造成烧焦现象。相反,铜含量过高时,硫酸铜有可能结晶析出。
硫 酸:能提高镀液的导电性能,硫酸含量不足时,镀槽电压升高,镀层容易烧焦;硫酸太多时,阳极可能会被钝化。
氯离子:以盐酸或氯化钠的形式加入,氯离子作为催化剂,帮助添加剂镀出平滑、光亮、细致的镀层。如氯离子含量过低,镀层容易在高、中电位区形成起伏的条纹,及在低电位区有雾状镀层;如氯离子含量过高时,镀层的光亮度及填平度会被削弱,而阳极表面就会生成氯化铜,形成一层灰白色薄膜,导致阳极钝化。
998Mu开缸剂:开缸剂不足时,会令镀层的高、中电位区出现凹凸起伏的条纹;开缸过多时,对镀层无明显影响。
998A填平剂:填平剂含量过低时,整个电流密度区的填平度会下降;过多时低电流密度区没有填平,与其他位置的镀层有明显分界,但仍有光亮。
998B光亮剂:光亮剂含量不足时,镀层极易烧焦;过多时,会引起低电位亮度差,分散力减弱。
五、光亮剂的消耗:
光亮剂名称
|
消耗量(1000A/小时)
|
998Mu开缸
|
30(25~60)毫升/千安培小时
|
998A填平
|
40(35~70)毫升/千安培小时
|
998B光亮
|
50(20~60)毫升/千安培小时
|
六、故障
故 障
|
成 因
|
解决方法
|
镀层烧焦
|
1)镀液温度低于20°C
2)铜含量过低
3)氯离子含量过低
4)填平剂过量
5)缺少光亮剂
6)搅拌不良
|
1)升高液温至24~28°C
2)添加硫酸铜(加入15g/L硫酸铜可提高1°波美或3.7g/L金属铜)
3)分析后补充
4)电解消耗过量的填平剂或加入30%的双氧水(0.1~0.2ml/L),或放至少量活性炭到过滤泵中。
5)添加0.2ml/L光亮剂
6)检查阴极移动或空气搅拌
|
电位镀层成山纹
|
1)缺少开缸剂
2)缺少氯离子
|
1)添加2~3ml/L开缸剂
2)经分析后调整至70ppm
|
低电位光亮差
|
1)镀液温度超过35°C
2)光亮剂过量
3)有机物污染
|
1)降温至24~28°C
2)电解消耗过多的光亮剂,或加入适量的开缸剂
3)双氧水或高锰酸钾、活性炭联合处理
|
低电位填平突变差
|
1)填平剂过量
2)硫酸不足
|
1)电解消耗过量的填平剂或加入30的双氧水(0.1~0.2ml/L),或放置少量活性炭到滤泵中。
2)分析后补充
|
填平度差
|
1)缺少填平剂和光亮剂
2)氯离子过量(高于150ppm)
|
1)添加适量的填平剂与光亮剂(用赫尔槽判断)
2)加入1克/升锌粉,或1%硫酸银溶液(4.4ml/L的1%硫酸银溶液可沉淀10ppm氯离子)
|
故 障
|
成 因
|
解决方法
|
光亮度不足
|
1)添加剂不够
2)氯离子量过高或过低
3)阳极面积不足
4)导电不良
5)硫酸含量偏高
|
1)补充填平剂及光亮剂(用赫尔槽判断)
2)分析后调整至70ppm
3)增加阳极面积
4)检查导电情况
5)稀释镀液,并分析是否需要补充其他原料。
|
加入添加剂后无相应效果
|
1)有污染物
|
1)加入5~10克/升活性炭粉处理,然后补充2~3ml/L开缸剂,0.3ml/L填平剂及适量B光剂。
|
添加剂消耗量大
|
1)镀液温度大于35°C
2)填平剂与光亮剂的添加比例不恰当
3)助滤粉剂不合适或用量过多
4)阳极表面污垢多
|
1)降温至24~28°C
2)调整填平剂与光亮剂的添加比例
3)建议助滤粉剂的用量为300~500克/平方米过滤面积
4)阳极不合适或阳极电流密度过大(不可大于2.5安培/平方分米)
|
光亮镍镀层在酸铜上结合力差
|
填平剂过量
|
1)镀酸铜后在10~50克/升的氰化钠液中电解处理30秒(50°C)或加少量碳粉于过滤机中
|
酸铜镀层在预镀镍上结合力差
|
预镀镍镀液含硫化物
|
应用不含硫的半光亮镍镀液
|
镀层有微细针孔
|
1)滤泵吸入空气
2)不适当的空气搅拌
3)缺少开缸剂
|
1)滤泵如水口要远离空气搅拌位置,防止吸入气泡
2)打气喉的气孔不可过小(直径最好不小于3毫米)不可吸入灰尘等脏物
|
镀层布满细细的微粒
|
1)镀液内有悬浮的微细颗粒(例如活性炭粉)
2)搅拌用的空气被污染
3)添加硫酸铜时没有充足过滤
4)使用不适当的阳极(例如阳极不含磷,引起表面有深红色的阳极泥)
|
1)连续过滤镀液,建议用助滤剂
2)检查隔尘网、隔油网,最好用无油气泵来打气
3)彻底滤清硫酸铜镀液
4)只能使用磷铜阳极,此种阳极表面有一层黑色的阳极膜
|
阳极钝化
|
1)硫酸含量过高(超过65g/L)
2)铜含量过高(超过60 g/L)
3)氯离子含量过高(超过120ml/L)
4)阳极袋堵塞
5)镀液被大量铁杂质污染,致使镀液比重过高
|
1)稀释镀液,补加其他成分
2)稀释镀液,补加其他成分
3)稀释镀液,补加其他成分
4)清洗阳极袋
5)稀释镀液,补加其他成分
|
故障情况参考表
不良原因
|
烧焦
|
低电区不亮
|
光亮整平差
|
麻点
|
粗糙
|
略带雾
|
漏镀
|
条纹状
|
结合力差
|
A过多
|
○
|
○
|
|
○
|
|
|
|
○
|
|
A过少
|
|
○
|
○
|
|
|
○
|
|
|
|
B过多
|
|
○
|
|
|
|
○
|
○
|
|
|
B过少
|
○
|
|
○
|
|
|
|
|
|
|
Mu过多
|
|
○
|
|
|
|
|
|
|
○
|
Mu过少
|
○
|
|
|
○
|
○
|
|
|
○
|
|
氯离子过多
|
○
|
|
○
|
○
|
|
|
|
|
|
氯离子过少
|
○
|
|
○
|
|
|
|
|
○
|
|
镀液温度高
|
|
○
|
○
|
|
|
○
|
|
|
|
镀液温度低
|
○
|
|
|
|
|
|
|
|
|
分解产物多
|
|
○
|
○
|
○
|
|
○
|
○
|
|
○
|
固体杂质
|
|
|
|
|
○
|
|
|
|
|
前处理不良
|
|
|
|
○
|
|
|
|
|
○
|
搅拌不当
|
○
|
|
|
○
|
|
|
|
|
|
清洗水质差
|
|
|
|
○
|
○
|
|
|
|
○
|
评论
登录后你可以发表评论,请先登录。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