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仅有的三块黑土地之一的中国三江平原上,镶嵌着一座美丽的城市——富锦。她以“三江平原上的明珠”之美誉而闻名遐尔。这里盛产的大豆历史悠久,驰名中外,倍受世人的青睐。人们提起大豆,自然地想到:这黑土地上的“金豆子”与这座美丽的城市相媲美。而这座城市,也因久盛名的“金豆子”而自豪。每年大豆摇玲的金秋,这里的金豆节使这座边陲小城沸腾了。国内外客商纷纷前来博览。那壮观的场面,成为三江平原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历史的脚步匆匆,沉甸甸的美誉接踵而来。2001年,富锦市被国家列为“十五”期间第一批国家商品粮大豆基地县;2002年,富锦市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大豆振兴计划示范县;国家高油大豆原良种繁育基地;2002年8月的北京,传来了令人引以自豪的佳音,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组织委员会命名富锦市为“中国大豆之乡”。2004年被农业部和中国科学院首选确定为国家开展“大豆综合生产能力科技提升试点行动”项目示范县和东北高油大豆优势产业带示范点。获此殊荣,使富锦为全国树立了中国大豆的典范。
富锦大豆久负盛名,种植历史比较悠久。在清末公元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清政府开始在无人垦殖的北大荒招民引佃,拓荒农耕。由于三江平原地势低洼,90%的荒地为平原或低平原,土地肥沃,耕地平坦,非常适宜大豆生长,适宜大面积种植。这一时期,以汉民为主落户富锦的人们,利用富锦地处三江平原腹部的良好生态环境,把大豆作为首选种植作物,逐年垦荒种植。1912年,中华民国初期,闯关东的人们积聚在北大荒的松花江下游南岸富锦区域跑马占荒,开垦土地,种植大豆,使大豆种植面积逐渐增多。据史料记载,富锦在民国2年大豆种植比例就已达到农作物面积的11.7%,到民国18年(1929年)就猛增到44.8%,居各品种首位。并已成为富锦当时主要商品粮之一。民国19年(1931年)大豆种植面积占全县种植面积的42.4%,大豆产量占总产的73.5%。从民国20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由于连年战乱,灾害等原因,富锦的大豆面积有增有减,但总的播种面积稳定在30%左右,已成为当时富锦农业生产的主要产业。
富锦大豆是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也是富锦农业的立市产业,种植面积堪称全国之首。解放后,通过“一化三改”到人民公社成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很快。富锦县委、县政府贯彻“以粮为纲”的方针,积极鼓励、支持全县各公社生产队大力发展大豆生产。那时,全县各生产队集体种植的大豆品种也都是挑挑选选,象“大粒黄”、“满仓金”等大豆品种都是各生产队的当家品种,远近闻名,每到春耕前,相互串换,真的火红了好些年。还有那60天还家豆种,一到春播灾害出现,便派上了用场,对春播灾害的补救,稳定生产起到了重大作用。在建国初期的20世纪50年代,富锦行政区划已所辖现在的绥滨县、同江市及建三江农垦分局的七星农场、宝泉岭农垦分局的290农场、红兴隆农垦分局的291农场等,由于区域的扩大,使富锦辖区大豆种植面积成为三江平原农业生产的主导产业。进入20世纪60~70年代,为落实国家“屯垦戍边”的战略方针,大批知青来到富锦,来到农场。这一时期,富锦相继建立了兴隆岗、新建、宏胜3个人民公社。建三江农场又相继建立了15个国营农场,其中大兴、创业两个农场在富锦行政区划内,还有291农场的部分连队在富锦行政区划内。人民公社及国有农场的建立,加快了荒原垦殖开发的进程,使大豆面积有了大幅度增加。
进入20世纪80年代,国家开始改造治理三江平原,给富锦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富锦市委、市政府为实现“一个富锦变成两个富锦”的宏伟目标,通过民工、机械两种方式,大力兴修农田水利近20年;通过“黑龙杯”竞赛等战略举措的实施,解决了富锦受客水侵害,内涝灾害的历史,使富锦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加快了富锦农业的发展。这一时期,新开垦的耕地都是以种植大豆为主,加之富锦对国家提供大豆商品量的任务也在逐年增加,由此调动了全县乡镇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全县大豆种植面积随着土地的开垦逐年扩大,并且已在富锦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主导地位。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以后,党的农村政策激发了全县广大农民承包土地的积极性,大豆种植面积迅速增长,是历史以来的最好时期。随着农业科技的推广普及,促进大豆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大豆经济在富锦进入了辉煌时期。
当时代的列车驶进20世纪90年代,富锦已进入了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行列。在“七五”末期至“八五”期间,富锦市担负着国家重要的大豆定购任务和出口任务。富锦市每年要为国家提供3.5万吨的平价大豆商品量,这在全省县级市是最多的。这一时期,富锦作为国家大豆主产区的历史作用、广大农民及农场农工对国家所做出的具大贡献,已得到了国家的充分肯定。除了完成国家定购任务外,富锦的议价大豆已成为国内商家采购的重要原料。这一时期,富锦作为我国的大豆主产区,大豆种植面积最多时达到了300多万亩。进入21世纪 “十五”期间,随着农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富锦大豆种植面积都稳定在250万亩左右,其中11个镇200万亩,建三江农垦分局所辖的七星、大兴、创业3个农场50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49.7%左右,成为富锦四大主栽作物之首。辖区内大豆年产量达到39万吨,商品量达33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73.5%,大豆产业成为富锦的立市优势产业,富锦的大豆生产已在全国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富锦是国家大豆生产基地,也是国家高油大豆原粮种繁育基地。20世纪80年代,富锦就已经与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科所、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等单位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并把富锦作为三江平原大豆高产和超高产重点科研研究试验、示范及新品种应用基地,尤其是“九五”期间,富锦承担过国家科委重中之重,科技攻关“大豆高产综合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项目,经富锦全体农业科技人员5年来的科技攻关,试验、示范及推广,累计实施20万亩次,其中有5万亩田平均亩产211.6公斤,0.4万亩超过高产样板田平均亩产高达228.5公斤,总结出了大豆“深窄密”、“垄三栽培”、穴播和双条播的栽培核心技术富锦模式。这些技术模式均创造出了万亩连片的高产地块,还创造出了较大面积亩产达220公斤~250公斤的高产地块,使富锦成为全国大豆产量较高的县份之一,单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公斤。进入“十五”期间,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科所作为富锦高油大豆基地的技术依托单位,将富锦作为高脂肪大豆种植区域的最适宜年份,始终以富锦作为三江平原生态类型来确定高脂肪育种目标,注入了大量的新品种和新品系进行小区试验及大面积示范和推广,并签订了在“十五”期间长期提供新的品种及新技术服务的承诺函,为富锦提供了科技支撑。富锦农技推广中心试验站建立了原良种高油大豆繁育基地,种子公司建立了原种和良种基地,经过多年的原良种繁育实践和经验积累,富锦具备了对大豆原良种繁育的雄厚基础和实力。由于高油大豆原种种源充足,不仅能保证满足富锦区域高油大豆原种基地及生产基地的用种,而且还能辐射周边市县原种、良种及生产用种。每年,除了本市农民用种外,周边市县广大农户也到富锦农技推广中心试验站、种子公司引种。在大豆基地建设中,市农业部门为广大农民建立了广阔的田间课堂,积极倡导标准化作业,加快耕作制度改革,全面推广了以深松为主体的“三、三”轮耕制,引导农民树立现代农业观念。市政府为提高大豆基地农户科技水平,组织科技人员编写了《富锦市农业技术实用手册》和《致富经--富锦市农民致富典型经验汇编》,农户随时都可以和农业科技人员进行联系。每年从备春耕开始,农业科技人员就深入村屯农户和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科学种田。市农技推广中心设立了植物专家门诊,开通了农技热线电话,架设了通向全市及周边市县和农场广大农户的连心桥。
入世以来,我国大豆面临着国际市场的竞争,2002年,国家把大豆振兴计划项目落在了富锦,在农业部和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依靠项目的拉动作用,改变了富锦大豆传统生产模式,使富锦大豆产业发展呈现出了勃勃生机。当年,全市共建设高油大豆生产基地38万亩,建设原种、良种繁育基地约2.3万亩,建立大豆科技示范区10万亩,专品种大豆生产面积达到37.5%。项目区共增产大豆85吨,增加收入近1800万元,项目区1万多农户户均增收1574元。2003年,富锦承担大豆振兴计划项目92万亩,其中高油大豆72万亩,高蛋白大豆20万亩。依托项目实施,富锦与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开展了科技共建活动,建立了大豆科研基地,以选育适宜富锦区域栽培、油脂含量更高的大豆品种。全市大豆种子繁育基地可生产原种、良种2650吨,使基地大豆品种实现了3年一更新。
富锦大豆基地建设区域化,连片种植面积堪称全国之最。为打造全国大豆生产基地典范,全市通过采取区域化种植,农机作业公司采取市场调节手段,实施统一管理,使富锦大豆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全市千亩以上连片的地块达到了23块,超过万亩的地块达到2块,500亩以上的地块达到了65块,形成了大豆纯品种专业村23个,项目区内17000多农户全部做到了连片种植,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坚实基础。每年秋季,农业部领导都来富锦视察,看到那“绿野铺禾怅辽阔”的大豆海洋,总是连连赞叹:全国各地走遍了,看过了,能达到万亩连片大豆种植的,富锦是首位,而且连片种植推行的最早,面积最大,品质最优。
富锦大豆品质优良,具有强劲的市场竞争优势。优越的大豆生长环境,使全国其它区域不可比拟。富锦地处黑龙江省东北部的三江平原腹部,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雨热同季,生产期月平均温度在25度以下,是大豆生产发育最适宜地区。整个生态环境原始地貌与植被良好,水碧、天蓝、草青,是富锦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特点。全市90%的耕地为平原或低平原,地势低平,海拔60米左右。耕地平坦,有利于连片种植,实现技术集约化。全市耕地土壤以草甸土、黑土为主,其次为白浆土。此三类土壤占耕地面积的86.6%,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达3-5%,最高达8%以上,是全国平均数的6倍,是全省平均数的2倍。并且开垦晚、肥力高、土壤团粒结构好,通透性较强,耕层较深厚,保水保肥能力强,是得天独厚的适合绿色大豆栽培的生态环境。由于富锦地理位置的优越,纬度值较高,使大豆脂肪含量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增加,百粒重也提高,大豆呈现饱满金黄光亮、脐色淡的状态。正是这种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国家把富锦确定为大豆优质化发展方向,高油大豆栽培的最佳区域。优越的人文环境,为富锦发展优质大豆提供了科技支撑。富锦市委、市政府把发展优质大豆区域化种植,列为全市农业重点开发项目的重中之重,成立了富锦市国家优质大豆原种繁育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组建了技术攻关组,实行专项推进,拉长了优质大豆的产业链条,在原有专品种、专品质大豆生产基地建设的基础上,扩大区域化生产基地面积。提高了广大农民种植优质大豆的积极性。富锦大豆生产技术力量雄厚,全市从事大豆生产农艺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100多人,市镇两级技术员近500人,科技示范重点户4000多户。全市大豆生产基地技术服务网络健全,建立了不同科技含量的大豆标准化农业博览园区11.6万亩,形成了“一主两副”沿3条公路分布,长达150公里的大豆精品带,贯穿11个镇,组成了上下贯通的示范网络。每年都组织开展大规模的田间博览活动,参加观摩的干部群众达到万余人。通过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推行一整套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富锦模式,加快了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和应用,提高了大豆产品科技含量,为市场提供了优质大豆原料。富锦大豆推广品种经过多年筛选,已选出7个精品品种。其中高油品种就有4个。2002年以来,富锦建立了38万亩高油大豆区域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后,大大改善了大豆品质,使大豆含油量由原来的18-19%提高到20%以上,提高了3个百分点。纯品质在全省排列第一,在国家也独占鳌头。经检验检测,富锦的大豆与美国生产的大豆品质质量不分上下,使富锦盛产的大豆品质誉满大江南北。特别是富锦应用的大豆品种全部是非转基因的大豆,更加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建国后的50年代,富锦大豆因其品质好而专门供国家出口前苏联。改革开放的80年代后期,国家对大豆实行价格双轨制,大豆市场全面放开后,富锦成为全国各地采购大豆的集散地,区域性中心。富锦的议价大豆价格最高价位好几个年份涨到了每公斤2.8元,全国各地商家纷纷来到富锦区域抢购大豆,大豆已成了富锦区域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每到冬春大豆销售旺季,富锦铁路各沿线站点货场堆放得满满的全是大豆。货位连着货位,一垛连着一垛。从初冬到来年种地前,这里的火车每天一列列的运输大豆得忙上半年时间。这里的公路运输大车小辆的、近道远路的,一直忙运到来年夏天。人流、物流、资金流,使这里的金融、商服等单位一天到晚忙个不停。计划经济那些年,富锦市大豆定购任务在全省最多,一个乡镇的大豆定购任务与周边的各县相比差不多。多年来的大豆定购任务、出口任务,市场开发辐射,提高了富锦作为佳木斯东部区域中心城市的知名度、外向度,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活跃。大豆成了这一区域的特产,成为三江平原农业生产的主导产业,成为全国加工企业的优势原料,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食食品。大豆真的成了“金豆子”,成为区域内广大农户致富奔小康的豆经济,推动了富锦区域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富锦绿健牌大豆是黑龙江省大豆系列唯一获得国家AA级品牌认证的绿色食品。富锦凭借全国环境质量评估一类地区的优势,按照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战略部署,从20世纪“九五”期间开始规划建设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把发展AA级绿色大豆食品作为发展富锦特色农业的重要工程,作为效益农业推进的前瞻项目,列入市委、市政府的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连续多年进行强力推进。经省绿办和有关部门检测,大豆基地肥力、土壤环境、空气质量均属I级标准,符合生产AA级绿色食品要求,经向国家申报审批检查合格,2000年10月,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为富锦绿健牌大豆颁发了AA级绿色食品大豆使用标志。富锦结合高油大豆项目建设的契机,于2003年建立了12万亩绿色食品高油大豆基地,使高油大豆生产走上了绿色、特色和产业一级之路,为了达到绿色食品的标准,富锦农技人员依据规范的技术规程,依靠先进的监测手段,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标准使用农药,杜绝22个禁止使用的农药品种进入生产基地,种子均采用非化学药剂进行处理,务求全面达标。A级绿色食品基地以有机肥、生物肥和国家认证的A级绿色食品肥料为主,确保产品质量。
进入21世纪,富锦绿色大豆食品为开发富锦绿色食品,建设生态城市,拉开了发展的序幕。2000年,在北京举办的盛大农产品博览会上,富锦市平平豆业有限公司加工生产的豆花食品,产品完全符合国家绿色食品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已获得国家A级绿色食品标志,深受消费者欢迎,畅销国内市场,并成为国家推广的典型。2003年,农业部发布了《2003年至2007年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富锦所处的三江平原被确定为高油大豆生产优势区域。依靠国家发展大豆产业的历史机遇,依托资源丰富的万亩沃野,“中国大豆之乡”的富锦,将随着“金豆子”的叫响,而在中国特产之乡的生态园里成为熠熠发光的明珠。
评论
登录后你可以发表评论,请先登录。登录>>
吴昊(实习生)2010-06-07 14:30:23
黑龙江省富锦市土地局领导团伙腐败不作为 用何种手段能攀上土地局长宝座的蔡贵宝是个怎样的贪官! 蔡贵宝自从2009年走马上任成为富锦市土地局长后,就一直为了保护上层政府的腐败和更腐败的贪官。当地众多百姓讲:蔡局长竟是假话连篇,说得比唱得还好听,不为受害人公平作事,专门为了他人利益充当保护伞挡箭牌。划土地地界是蔡局长主持工作履行职责份内工作。如果没有得到他人的好处;如果不是为了得到贪官的利益!为什么不给大安村十一号地划界。一贯说假话,打假报告是蔡局长的本能。大安村十一号地有【土地证】和[划界报告]不给划界。反说成是为了维护大局稳定,搞和谐。大安村十一号地是被三个村和土地局参与阴谋合伙抢去1千多亩地。说成是顾全大局。请问是保护哪些人得稳定利益!强抢人的大局利益吗?猫腻是什么可想而知!作为现任局长政府职能部门,不履行职责,不作为是何等的腐败呀! 国土督察沈阳局要求给大安村十一号地划界一事。通过调查核实是蔡局长为了维护某些人的利益伪心的不是实事求的是向佳木斯市土地局打了假报告。佳木斯市土地局为了保护蔡局长妥协不履行职责,又向国土督察沈阳局打了一个搪塞应服的假报告。就这样把大安村十一号土地给打没了1千多亩!蔡局长还在网上、电视上宣扬一定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土地证】、卡处理土地事情。把自己包装的非常华丽,证明自己是一个大大的清官,正人君子;更可笑地是不给划界又说什么【土地证】重叠!根据调查核实根本没有【土地证】重叠现象硬说成重叠。真是一个说假话大骗子局长! 富锦市 民谣云:蔡局长真有尿,法律法规讲成套。阴奉阳伪喊口号,胡吹乱坎放空炮。目无党纪特别傲,特别擅长假报告。欺上瞒下捞政绩,不怕指问不怕报! 不给大安村十一号土地划界继续报!现在网络反腐特重要,各级领导别瞎闹!联系电话;15636817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