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信用管理三段论

2010/1/12 10:57:59| 分类: 默认分类

企业出现销售额和应收款项共同飞速增长的时候,灵敏的管理者会嗅到风险的气息但不一定有既定的处理措施,愚钝的就只能等到现金回收出现问题时才反思当初的措施,这些都是忽略经销商信用管理的体现。
    成功的经销商信用管理该如何进行?随着不断的了解深入,答案也在逐渐的转换,每一次都更进一步。
    第一个阶段是:根据经销商的历史合作记录以及规模的大小进行不同的信用管理。
    很多企业发展过程中都经历过对销售政策一刀切的做法,如一致的授信期、一样的结算方式等,所有的经销商一视同仁。这种简洁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业务的发展,但同时其弊端也越来越大,主要是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搭配。
    为了让优秀的经销商得到足够的资源,经销商信用管理就成了一个衡量器。
    设定信用管理指标就需要全面对与经销商的合作要素进行梳理,大体分为其固有因素、公司战略布局、历史合作记录等三大块N个指标。每个指标要么固定要么变动,变动因素占据地位较高。
具体来说,固有因素包含企业形式(国有、民营还是股份等)、注册资金、规模大小等;公司战略布局则包括对方经营状况、市场重要性、合作密切度等;历史合作记录则包括货款及时回收、配合顺畅程度、欠款余额和帐龄等。各种细化的指标少则一二十个多则上百个,每个赋予不同的分值,总分的高低则决定分配资源的多寡。
    第一阶段的信用管理则是以过往的纪录来决定未来的资源获取,虽然是固化的粗略的数据,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两方合作关系趋势
    第二个阶段是:将半透明甚至透明的信用管理体系进行公开指导合作,形成双方互动。
    随着与经销商关系的密切合作,以一段时间的合作记录来指导将来的合作方式未免有失偏颇,所有的指标也仅仅是一页纸大小的制度而已。
    当信用管理指标与现实业务的开展掣肘时,矛盾就推动了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而体系的核心就在于立足激励、通过互动来促进业务的进展,这个时候信用体系更像一个合作宣言,明确了双方在不同情况下的责权利。
    具体来说,虽然仍旧少不了一些主要的考核指标,但这些透明的指标让企业知道自己如何做就能获得什么样的资源,选择权转移到了经销商的手上,想获得比较多的支持就需要在合作关系、回款及时性等主要方面挣分,双方可取所需。
    在这一阶段,双方不仅加深了伙伴关系,更实现了共赢局面。
    第三个阶段是:立足全局宁缺勿滥。
    把经销商推出门外可能是很多企业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是一时的帐面数据的好看无法弥补实际业务的亏损,这时信用管理体系就设置了一个进入门坎。
    任何资源都是需要成本的,只不过这些成本有时间接有时直接,有时有形有时无形,所以一般情况下很难直接判断成本的大小,而信用体系就在这时进行筛选,有发展潜力的尽管规模不大仍旧可以得到较高的资源,规模较大的并不一定是合适的合作对象。
取舍在营销方面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而信用管理体系在此时发挥的作用就是明确了风险因素,企业要么投入较高的资源来消除这些弱项因素,要么就放弃以避免面临的高风险。
    在整个经销商信用管理中,需要完整的配套体系来搭配,如对营销人员的考核体系、对特殊事项的处理程序等,全面的囊括整个销售的环节,提升短木板。
    从上面三个阶段看,随企业发展阶段和认识的不同,对经销商信用管理分别立足事后、事中、事前,所发挥的作用也在不断的扩大。从实际情况看,虽然信用管理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根据企业和经销商的现实关系,将关键因素呵护好,合作之路就会顺畅些。

分享到:

阅读(1235)| 评论(1)| 收藏(0) 收藏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

下一篇:电话营销团队管理十三招

评论

登录后你可以发表评论,请先登录。登录>>

群英冷镦机(副教授)2010-01-12 11:39:57

经销商信用管理三段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