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基上化学镀铜的研究

2008/3/3 22:37:36| 分类: 默认分类

1 前言 陶瓷具有各向同性、高耐磨、高强度、高绝缘、低热膨胀系数等优良的性能。陶瓷表面金属化不仅解决了陶瓷微粒与金属基体的浸润问题,而且通过焊接可使陶瓷与电子元件相连接。因此,可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和微电子工业。 以甲醛作还原剂的化学镀铜液在施镀过程中除Cu2+被还原而沉积外,还存在形成Cu2O及其歧化反应的副反应,从而导致镀液分解、沉积速率下降和镀层性能恶化等问题[1]。故应在镀液中加入适宜的添加剂,如亚铁氰化钾和a,a’-联吡啶以提高镀液的稳定性,减少副反应和改善镀层性能。董超[1]等应用电化学恒电势扫描法研究了a,a’-联吡啶、L-精氨酸和亚铁氰化钾等添加剂的极化行为,指出这三种添加剂在化学镀铜中均起稳定作用,但作用机理不尽相同。刘兴平研究了甲醇、亚铁氰化钾和a,a’-联吡啶对化学镀铜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三者混合使用对镀液的稳定效果比单独使用时好。本文探索了镀液中存在a,a’-联吡啶和亚铁氰化钾时的化学沉积铜过程,根据镀液沉积速率经验方程[3,4],研究了镀液中a,a’-联吡啶和亚铁氰化钾对铜沉积活化能的影响,并探讨了温度和添加剂对镀液和镀层性能的影响。 2 实验部分 2.1 镀液基础配方 镀液基础配方为:CuSO4·5H2O28.0g/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44.0g/L,NaOH20.0g/L,甲醛(37%)11.0ml/L,用去离子水配制溶液。 2.2 实验方法 将半径为0.75cm的陶瓷片进行清洗→粗化→敏化→活化→还原等预处理[5]。化学镀铜在250mL的烧杯中进行,镀液体积为100mL,陶瓷片悬挂在镀液中,施镀过程中不断地用空气搅拌器鼓入空气。在保持其它组分和工艺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控制温度为35℃、40℃、45℃、50℃、55℃、60℃、65℃和70℃,进行化学镀铜。根据化学镀前后的质量变化、所用时间,求得沉积速率。 3 化学镀铜基本过程及反应活化能 化学镀铜按下列两个半反应进行, 阳极反应:2HCHO十4OH-→2HCOO-十2H2O十H2十2e 阴极反应:Cu(EDTA)2-十2e→Cu+ED-TA4- 总反应:Cu(EDTA)2-十2HCHO十4OH-→Cu十2HCOO-十H2十2H2O十ETTA4- 化学镀铜沉积速率受镀液温度、铜离子浓度、甲醛浓度、络合剂浓度、稳定剂浓度和pH值的影响。由于添加剂也影响化学镀铜基本过程,因此,上述4种配方的化学镀铜沉积速率为: υ1=K[Cu2+]a[HCHO]b[OH-]c[ED-TA4-]dexp(-Ea1/RT) υ2=K[Cu2+]a[HCHO]b[OH-]c[ED-TA4-]d[K4Fe(CN)6]eexp(-Ea2/RT) υ3=K[Cu2+]a[HCHO]b[OH-]c[ED-TA4-]d[a, a-联吡啶]fexp(-Ea3/RT) υ4=K[Cu2+]a[HCHO]b[OH-]c[ED-TA4-]d[K4Fe(CN)6]e[a,a’-联吡啶]fexp(-Ea4/RT) 因为[Cu2+]、[HCHO]、[OH-]、[ED-TA4-]浓度保持不变,故可令A=K[Cu2+]a[HCHO]b[OH-]c[EDTA4-]d为常数,所以上述方程式可简化为: υ1=Aexp(-Ea1/RT)(1) υ2=A[K4Fe(CN)6]eexp(-Ea2/RT)(2) υ3=A[a,a’-联吡啶]fexp(-Ea3/RT)(3) υ4=A[K4Fe(CN)6]e[a,a’-联吡啶]f exp(-Ea4/RT)(4) 式中Ea为沉积铜的化学反应活化能,T为工作温度,a、b、c、d、e、f、e’、f’为动力学参数。 4 结果与讨论 4.1 化学镀铜活化能和沉积速率 图1为实验所得的铜沉积速率与镀液的工作温度的变化关系,图中直线为计算机模拟所得。表1则表示对应于图1的斜率和截距。由图1可知,在同一镀液温度下,相对于不含添加剂镀液(曲线1),a,a’-联吡啶、K4Fe(CN)6的加入,使得铜沉速率下降,可见它们对铜的化学沉积有阻碍作用;沉积速率的对数值(1n)与镀液温度的倒数(1/T)呈直线关系,其斜率分别为3832.1、4438.3、6311.7和5712.1,据此可计算出铜化学沉积反应对应的活化能分别为Ea1=31.9KJ/mol、Ea2=36.9KJ/mol、Ea3=52.5KJ/mol、Ea4=47.5kJ/mol。 化学镀铜沉积速率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化学沉铜活化能,二是受添加剂动力学参数影响的动力学过程。这可从(2)、(3)、(4)方程式看出。由于1nυ与1/T呈线性关系,各直线都有一固定的斜率和截距(如表1)。斜率反映出这种镀液中沉积铜的活化能大小,而截距则确定镀液中沉积铜的动力学过程。活化能和动力学过程共同决定镀速的大小。将图1中的曲线1与2、3或4进行比较,可推测在温度高到一定值时,两条直线将相交,低于交点温度,活化能起主要作用;高于交点温度,动力学过程起主要作用。当活化能起主要作用时,镀速随活化能减小而增大;而当动力学过程起主要作用时,即使铜沉积活化能较大,沉积速率仍较大。 表1 对应于图1的斜率和截距 镀液 斜率 活化能(KJ/mol) 截距 1 3832.1 31.9 14.3 2 4438.3 36.9 15.9 3 6311.7 52.5 20.9 4 5712.1 47.5 18.7 表2 不同温度下的沉铜速率 mg/cm2·h 温度(℃)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υ1 6.36 8.58 10.91 12.06 12.55 15.80 19.49 24.78 υ2 4.57 5.81 7.54 9.58 11.82 13.33 17.12 18.36 υ3 1.69 2.31 3.06 3.53 5.53 8.17 9.12 11.59 υ4 1.39 1.58 1.79 3.06 3.53 4.14 6.55 8.08 表2表示在不同温度下的铜沉积速率。一般来说,活化能越小,沉积率应该越大。表2结果基本上符合这一规律。但从表2也发现Ea3>Ea4而υ3>υ4。这是因为: υ3=A[a,a’-联吡啶]fexp(-Ea3/RT)=e20.9·exp(-52475/RT) υ4=A[K4Fe(CN)6]e’[a,a’-联吡啶]fexp(-Ea4/RT)=e18.7exp(-47490/RT)比较以上两式可知,虽然exp(-52475/RT)<exp(-47490/RT),但是e20.9>e18.7且后者较前者作用显著,所以υ3>υ4。由于A[K4Fe(CN)6]e[a,a’-联吡啶]f=e18.7并非A[a,a’-联吡啶]f=e20.9和A[K4Fe(CN)6]e=e15.9的简单加和,故e≠e,f’≠f。这说明a,a’-联吡啶和K4Fe(CN)6混合加入时铜沉积的动力学过程与其单独存在时不同。它们对铜的化学沉积产生协同影响效应。从图1中曲线2,3的比较可发现,a,a’-联吡啶对铜沉积速率的抑制作用大于K4Fe(CN)6,这是因为两者的抑制机理不同,a,a’-联吡啶通过有效地抑制甲醛的氧化而抑制沉铜速率:而K4Fe(CN)6则主要使Cu2+的还原峰电位负移并使其极化曲线的极化度增加,从而阻碍Cu2+的还原析出[1]。又由于甲醛的阳极氧化反应是化学镀铜的控制步骤[6],因此a,a’-联吡啶的抑制作用大于K4Fe(CN)6。 4.2 温度与添加剂对镀层、镀液性能的影响 实验发现,在未加添加剂时,所获得的铜镀层呈褐色。镀液温度从35℃升高到70℃,镀层由灰暗逐渐转变为光亮。导致镀层颜色发暗的原因是,在化学沉积铜过程中伴随着形成Cu2O的副反应: 2Cu2+十HCHO十5OH-→Cu2O十HCOO-十3H2O 生成的Cu2O与Cu共沉积而夹杂于镀层中,影响镀层外观和性能。随着温度上升,Cu2O被氧化(如被鼓入的空气氧化)的速度和在镀液中溶解的速度[7]增大,夹杂于镀层中的含量减少,从而使沉积层颜色得以改善,略呈铜红色。此外,镀层亮暗与施镀时间也有关,化学镀时间短,则镀层光亮;沉积时间长,则镀层灰暗。这是因为,沉积初期镀液中Cu2O含量少;随着施镀时间的延长,产生的Cu2O不断增多,逐渐引起夹杂共沉积。 化学镀铜液中加入添加剂后,所获得的铜镀层外观有改善,加K4Fe(CN)6的镀层呈红褐色,加a,a’-联吡啶的镀层呈铜红色。镀液温度从35℃升高到70℃时,镀层表观也有类似的亮暗变化过程;当镀液温度高于40℃时,镀层外观随温度变化不明显。添加剂K4Fe(CN)6和a,a’-联吡啶加入后,由于和Cu(I)络合[8]抑制了Cu2O的生成,阻止了亚铜离子的歧化反应,故镀层颜色明显较未加添加剂时的光亮[1]。低温时镀层颜色较暗,温度升高后镀层光亮,可能与低温时添加剂作用不如高温时有关。 镀液未加添加剂时,温度上升,施镀过程中会发生分解,铜析出并附着于烧杯内壁和底部。镀液中单独存在K4Fe(CN)6或a,a’-联吡啶时,镀液稳定性得到改善,但经过70高温化学镀后,放置3h后有铜析出。当K4Fe(CN)6和a,a’-联吡啶混合存在时,镀液稳定性进一步提高,经过70高温化学镀后,放置三天后才有少量铜析出,且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铜析出量不再增加。 5 结论 ① 在镀液中不含K4Fe(CN)6和a,a’-联吡啶时,所获得的化学铜镀层呈褐色,升高温度和缩短施镀时间短会改善镀层光亮程度; ② 镀液中含有K4Fe(CN)6或a,a’-联吡啶时,它们能提高铜沉积反应的活化能,降低沉铜速率,改善铜镀层的外观,提高化学镀铜液的稳定性,其中,a,a’-联吡啶改善铜镀层外观的作用较K4Fe(CN)6的较大; ③ 在镀液中同时加入a,a’-联吡啶和K4Fe(CN)6,它们能协同作用,进一步降低铜的沉积速率,改善铜镀层的外观,提高镀铜液的稳定性。

分享到:

阅读(1458)| 评论(1)| 收藏(0) 收藏

评论

登录后你可以发表评论,请先登录。登录>>

发表评论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