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和的国际环境中,中国实施“双稳健”政策组合的外部压力将不断缩小,世界经济在放缓脚步的同时减少了中国经济增长可能面临的国际不确定性,给中国经济政策转型创造了稳定的外在氛围中国实施“双稳健”政策也将给世界经济走稳作出贡献,中国高质量的稳定增长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的将是延绵不绝的持久动力。
2005年是中国迈入WTO门槛的第四个春秋,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中国经济的脉搏同世界经济心脏的跳动将更加和谐、同步。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中国宏观经济走向的影响也与日俱增,世界经济在中国经济政策的制定中将成为举足轻重的参数。因此,惟有以全球视角看中国经济,方可避免“盲人摸象”、“管中窥豹”之偏颇。对于2005年的中国经济来说,世界经济变化既带来了机遇,又创造了挑战,利好与隐忧犹如烈火与寒冰,在多重角力中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前进方向。
双向协调
从全球视角审视2005年中国经济,最大的利好来源于双向协调性,“稳健”的世界经济增长将给中国营造合意的外部环境,而“稳健”的中国经济增长也将回馈世界以同步支持。
“高速”和“共享”是2004世界经济增长的两大关键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计2004年世界经济将增长5%,高于2003年的3.9%,虽然实际数据可能会有些许出入,但无论如何2004年注定是自1973年以来世界经济表现最为抢眼的一年。而且,享受到增长阳光的不仅仅是发达国家,2004年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增长率预计分别为4.3%、2.2%和4.4%,而根据世界银行12月发表的一份报告预计,2004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将达到6.1%,这将是自1974年以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最高的一年。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11月份也报道说,该杂志跟踪的全球55个重要经济体2004年全都保持增长,这种皆大欢喜的局面至少也是1980年以来所鲜见的。
2004年的“广泛性高速”增长既给2005年世界经济继续大步前进创造了物质基础,也带来了后继不足的疲惫后遗症。为了防范高速前进中迅速积累的全球性风险,世界各国2005年的经济增长战略均保持了理性的克制。
与此相呼应,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纷纷适当下调了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出了4%的数字,世界银行认为3.2%更为可信,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则将3.4%作为预期水平。权威们的异曲同工之处在于,2005年世界经济比之2004年将有所放缓,但依旧会高于2001至2003年的水平。这就意味着,2005世界经济将更趋“稳健”,在保持较高增长动力的同时将抑制住急速扩张的冲动。
而这种“稳健”也正是2005年中国经济总体运行的基本原则和核心目标。中国经济在经历了2004年9%以上的增长奇迹之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将被寄予更多的关注。相机而动的宏观调控已经很大程度上化解了中国投资增长过快带来的过热风险,而12月初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给2005年中国经济定下了“双稳健”的基调。有效刺激基础上适度偏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双稳”搭配将给2005年中国经济的稳步前进保驾护航。
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在2005年对“稳健”的共同偏好对双方而言是一个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双赢”选择。在温和的国际环境中,中国实施“双稳健”政策组合的外部压力将不断缩小,世界经济在放缓脚步的同时减少了中国经济增长可能面临的国际不确定性,给中国经济政策转型创造了稳定的外在氛围。而与此同时中国实施“双稳健”政策也将给世界经济走稳作出贡献,中国高质量的稳定增长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的将是延绵不绝的持久动力。因此,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稳健”共振对于双方而言都是趋利避险的利好消息。
隐忧尚存
然而,世界经济在创造利好的同时也给2005年中国经济带来了多重隐忧。这些隐忧源自于世界经济变化中的风险积聚,正如经济学家在12月27日美国《商业周刊》的一篇重量级文章归纳的那样,2005年世界经济存在5大未知数:美元贬值、油价再涨、通胀抬头、房产泡沫破裂以及世界政局动荡。这些国际不确定性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日益放大的外部风险。
首先,中国经济无法摆脱输入通货膨胀的潜在风险。中国2004年4%左右的通胀率略显温和,而且是一种结构性的通货膨胀,对经济运行危害尚浅,但2005年世界货币环境恶化的可能性将放大这一负面影响。与中国内部投资过热、粮价上涨等因素具有可控性不同,来自于外部的物价干扰因素更像是“不可抗力”,世界范围内的普遍低利率水平、财政赤字倾向、美元急速贬值、石油价格高企并不在中国宏观调控的政策菜单内,但它们依旧通过贸易、金融等多渠道渗透给中国物价稳定带来了不容小视的威胁。对于这种外在不可抗力,中国货币当局只能选择被动性的防御战略,而“稳健”的货币政策能否抵挡输入通货膨胀的冲击尚难定论,世界经济变化将给2005年中国经济带来更深重的通胀阴霾。
其次,中国经济将邂逅更大的汇率风险。这种风险是以美元贬值的间接方式积聚的。美元汇率在2004年末出现了一次跳水走势,以“创记录”的极端方式不断将“强势美元”打入历史深渊。由于中国汇率体制是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所以人民币也成为了美元狂跌的牺牲品,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升值压力。不论2005年美元“不负责任”的贬值是否在长期内持续,人民币都将面临更大的汇率风险。如果美元继续走弱,中国只能在投机浪潮中以静制动,而这必然带来人民币继续同步下滑的事实,收获更多的升值压力;如果美元走稳,中国汇率机制得以向更加灵活的方向改革,这也将带来体制变化的短期波动。因此,十字路口的人民币在2005年将由于美元贬值面临痛苦的抉择。
最后,中国经济将面对更多的国际不确定性。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很重要的一部分不是来自于确定性的变化,而是来自于无法预测的不确定性本身,这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了许多变数。2005年双赤字下的美国能否继续复苏狂飙?东扩后的欧盟能否完成基础结构调整?枯木逢春的日本能否实现彻底反弹?油价是涨是跌?美元是强是弱?加息是急是缓?这些问题都没有确定的答案。这种云雾缭绕的外部环境将给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带来不可预知的潜在威胁,也给中国宏观决策者的观察能力、反应能力和调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从全球视角预视2005年中国经济,繁荣中也蕴藏着危机,能否稳健前行将考验中国经济舵手的集体智慧。也许,现在所有关于中国经济的具体占卜都是无谓的,正如凯恩斯所言:“如果你试图预测经济,你已经在想入非非了”。
日记分类
最近更新
- 05-24 我国阀门行业发展状...
- 05-24 武重:攻克超重型数...
- 05-24 我成为意大利机床第...
- 05-21 Made in China影响...
- 05-21 上海经济增幅明显回...
- 05-21 应对贸易摩擦策略
- 05-19 摩配业转型造汽车勿...
- 05-19 大陆钢铁工业发展短...
- 05-19 近期可能调整出口退...
- 05-14 螺纹钢市场价格波动...
最近评论
评论
登录后你可以发表评论,请先登录。登录>>
罗阳明(高级助教)2006-03-25 16:51:03
说得不错,受益非浅!
匿名2005-08-23 15:52:22
没人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