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不锈钢

2020/10/20 21:44:23| 分类: 默认分类

么是不锈钢?
不锈钢是一种具有耐腐蚀性能的合金钢。
不锈钢的源起?
在1820-1822年,法国学者法拉第首先把低合金钢的生锈问题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可以说他是不锈钢的创始人。
不锈钢的品种由来?
在1906年法国人吉烈特、1909年法国人波特万、1909年英国人吉森分别发表了Fe-Cr、Fe-Cr-Ni的冶金学报告,发现了这些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在1908-1911年,德国人蒙纳尔茨和鲍切尔斯发现了钝化现象,并提出了高铬合金的钝化理论,这一时期的研究为开发工业用不锈钢奠定了理论基础。
1912-1913年英国布莱利开发了含铬12-13%的马氏体不锈钢(相当于现在的420)1911-1914年美国人丹齐泽和怀特西开发了含铬14-16%的铁素体不锈钢(相当于现在的430前期)1912-1914年德国的马勒和斯特劳斯开发了含碳<1%、Cr15-40%、Ni20%的奥氏体不锈钢(相当于现在的304的初型)
1929年德国克虏伯公司的斯特劳斯取得了低碳18-8奥氏体不锈钢的专利权。
同时为了提高不锈钢的耐蚀性,又分别加入Mo、Cu等元素,为了解决18-8钢的敏化态晶间腐蚀,通过实验加入了Ti、Nb等稳定元素。
此外克虏伯在20世纪40-50年代又开发了节镍的Cr、Mn、N(200系列)不锈钢,耐晶间腐蚀的超低碳(C≤0.03%)奥氏体不锈钢,60年代又开发了C+N≤150ppm的超纯铁素体不锈钢.
1927年Bain和Griffiths首先发现了双相组织,1935年德国Unieux实验室发现了不锈钢中含水量有铁素体时钢的耐蚀性能会得到明显改善,从而获得了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的专利。美国于20世纪40年代开发出第一代双相不锈钢AISI329(Cr25Ni5Mo2),70年代和80年代又开发成功第二代(用氮合金化)和第三代双相不锈钢(耐点蚀当量值≥40的超级DSS)
1946年美国的史密斯埃塔尔开发成功的,当时他研制成功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17-4PH,随既具有高强度又可以进行冷加工成形的半奥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17-7PH和PH15-7Mo等也相继开发成功,至此不锈钢家族中的五大主要钢类:马氏体、铁素体、奥氏体、双相钢和沉淀硬化不锈钢就基本齐全了。

分享到:

阅读(359)| 评论(0)| 收藏(0) 收藏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

下一篇:浅谈蚂蚁的管理哲学

评论

登录后你可以发表评论,请先登录。登录>>

发表评论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