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一德:用钢铁锻造厚重人生/受聘为腾龙集团技术顾问,王一德院士腾龙精线集团工作站挂牌成立,

2015/1/7 16:12:08| 分类: 默认分类

“无论生命有多坏,人都要有所作为;我们不能屈服于命运,面对命运的挑战我们要抗争;有生命就有希望,有希望的生命才有动力。”——王一德

王一德,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全国大型钢铁企业中第三个获此殊荣的人,也是山西省本土培养的第三位院士。
 
“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没什么两样,才干并没有增长多少,不同之处是责任更重了,大家对我的期望和要求更高了。我会继续在一线更加努力地工作,为太钢的发展,为山西、为国家的工程科技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再尽一把力。”这是王一德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时的一番肺腑之言。
 
王一德,现任太钢董事会规划委员会副主任,教授级高工;山西省优秀专家,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科技大学和太原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多年工作在太钢工程技术一线,为我国的不锈钢、电工钢事业和轧钢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主持的高质量不锈钢技术开发、冷轧无取向硅钢生产工艺技术和电工纯铁新材料研制,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满足了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需要,曾获省部级部二等以上科技成果奖15项,其中国家级科研成果奖4项,包括冷轧取向硫化锰硅钢的研究获全国科技大会奖,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用纯铁研制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高质量不锈钢板材技术开发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些成果帮助太钢走在全国同行前列,有的甚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给我国钢铁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他的40余载的钢铁人生中,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一个科技工作者的执着追求。
 
结缘钢铁 奉献太钢
 
王一德祖籍浙江杭州,1938年末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早年间濡染了厚重的家学渊源,形成了他早慧聪颖的天资,也奠定了他追求知识,追求科学,追求光明的精神底蕴,一生永不停歇。1956年,王一德参加高考时,正值钢铁工业轰轰烈烈发展的时期,对全国影响很大、对他的影响也很大。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大炼钢铁”的口号响彻中国的每一个角落,几乎在最偏僻的村庄也有人在热情高涨地开炉炼钢。王一德报考大学的第一志愿就是北京钢铁学院,他如愿以偿。1963年,王一德考取了所在院系的研究生,当年全校共录取9人。“上硕士研究生时,我学的是冷轧硅钢,当时全国只有太钢有这个项目,我就是奔着这个专业来的。”1968年,王一德从北京钢铁学院研究生毕业。当时,国内冶金行业内的研究生毕业人才屈指可数。经过考虑,他选择了山西。他说,因为山西有太钢,太钢有中国惟一的冷轧硅钢生产线。
   
从此,他在太钢一干就是41年。在这41年里,他把自己的一生与太钢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将个人的成长融入太钢的事业。期间,曾有许多单位以不同条件聘请他去任职,有的让他兼职或当顾问,但无论是在身处逆境还是顺利的时候,他都不为所动。太钢确立了建设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不锈钢企业的战略目标后,改革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王一德依靠太钢这个大舞台,充分展示着自己的才华。他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太钢不锈钢系统改造工程、冷轧硅钢改扩建工程、电工纯铁新材料的研制开发以及太钢新不锈钢项目的整体规划和新不锈钢冷轧工程实施方案的制订等重大项目,形成了以高质量不锈钢板材技术开发和以铁水为主原料的K-OBM-S三步法冶炼不锈钢生产线为代表的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不锈钢生产工艺技术,使太钢不锈钢工序成本降低40%,年效益达10多亿元。
 
他主持完成多项重大科研课题,使太钢不锈钢实现跨越式发展,一举进入世界不锈钢十强企业。他还主持建成国内第二个冷轧硅钢厂,自主开发一整套冷轧无取向硅钢生产工艺技术,可与美国、日本同属国际领先水平。王一德多次主持的纯铁新材料研制,解决多项技术难题,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满足国防军工和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等重点工程需要。目前,太钢的不锈钢、不锈复合板、高牌号冷轧硅钢、电磁纯铁、高强度汽车大梁钢、火车轮轴钢、花纹板、焊瓶钢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不锈钢等重点产品进入石油、石化、铁道、汽车、造船、集装箱、造币等重点行业,应用于秦山核电站、三峡大坝、“和谐号”高速列车、奥运场馆、神舟系列飞船和嫦娥探月工程等重点领域。
 
勇于实践 锐意创新
 
王一德到太钢工作后,从当工人、开轧机干起,脚踏实地,勇于实践。他掌握技术快,一般工人进厂几个月后才能上轧机,没想到他第二天便上了轧机。他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面对一个个工艺技术难题,他总是深入到生产一线,与基层的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共同分析原因、商讨对策。他注重团队合作,发挥群体优势,在多次担任技术改造和品种开发的负责人的时候,他总要充分发挥每一个成员的特长,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完善方案,推动工作。太钢试制国家重点工程用的冷轧纯铁板,年轻的王一德提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方案,不但很好地解决了技术难题,而且使太钢这一技术达到当时西欧国家先进水平。但纯铁生产经过轧机退火后,出来的纯铁板板型有点不合格。怎么回事呢?“再好的方案,要真正解决实际问题还得靠工人、靠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们。”意识到这一问题后,王一德找到了有病休息在家的老班长,三下五除二,老班长便把难题破解了。“对技术研究人员来说,经常会解决大大小小的技术问题,这是最高兴的事。”王一德说,不过,与解决小技术难题不同,当年这项技术荣获山西省科技进步奖。在担任研究室代副主任期间,王一德从技术员做起,从事最具体的技术工作,到担任课题组长,多次承担国家重点工程的专用材料试制任务,他和课题组的同志们一起,通过试验,率先找出了冷轧取向硅钢硫化锰有利夹杂的成分控制和生产工艺规律,产品性能达到了当时的国际水平,并为九十年代由他主持的太钢自主建成国内第二个冷轧硅钢厂奠定了可靠的技术基础,此外还创造性地优化了成分配比和选择独特工艺,完成了多种专用纯铁的研制,满足了多项国家重点工程新材料的需要。
 
很久以来,太钢在酝酿着一个重大的举措,即扩大不锈钢生产规模。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太钢虽是普特钢兼有,实际上是要大不大,要特不特,品种多而散,集中度不高,竞争力不强。1998年,不锈钢和不锈钢材产量分别为9.6万吨和8.2万吨。1999年,国家抓产业结构调整,当时整个不锈钢市场缺口达2/3,另外不锈钢是现代钢铁材料的佼佼者,不仅是优良的功能材料、结构材料,又可以百分之百地回收,是绿色环保材料,还是一种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发展不锈钢生产与研制,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实现小康社会更是离不开不锈钢产业的发展。而太钢将发展不锈钢产业作为自己的主导方向,既适应国内外潮流又符合太钢自身优势和特点。这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决策。
 
时任太钢集团副总工程师的王一德,力主向国家申请立项,将发展不锈钢作为太钢崛起的重点工程之一。从此,太钢开始了大规模的不锈钢建设。当时,王一德主持制定了不锈钢发展实施方案,并主持不锈钢技术创新和系统改造。2003年,太钢不锈钢生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上了一个新台阶:不锈钢生产成本降低了40%,年生产能力从10万吨攀升到100万吨,短短的几年增长了10倍,其规模居第八位,使太钢的不锈钢工序成本降低40%,年产量从10万吨攀升至100万吨。2004年后,太钢又开始新一轮的冲刺,进行新不锈钢系统工程改造。短短三年,2006年新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形成了300万吨不锈钢的生产能力,成为全球产能最大、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最高、品种规格最全的不锈钢企业。
 
在工作中,他敢于坚持真理、勇于承担责任。在热轧不锈钢中板常化退火线改造中,王一德坚持自己正确的意见,坚持与北科大合作,采用流射沸腾冷却强化多功能淬火机,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1549毫米热连轧改造中,他提出采用把三架粗轧机改建成一架强力粗轧机、增设F0精轧机、全液压压下以及TDC控制等技术,取得了圆满成功。在不锈钢系统改造中,针对国内镍资源和不锈废钢资源短缺、急需生产Cr系不锈钢的实际,结合太钢特点,他强调采用以铁水为主原料的三步法冶炼不锈钢工艺,力主采用K-OBM-S顶底复吹转炉,实践证明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太钢,向王一德和他的战友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无与伦比的大舞台。
 
扎根太钢 锲而不舍
 
随着各项成果的影响日益扩大,王一德的名声也越来越大,想挖人的企业不在少数。但他坚守着。“现在,人才‘东南飞’的现象很盛,不过,我不就‘北飞’了吗?”王一德认真地说:“根本原因还是事业。去其他地方的机会确实很多,专职、兼职、顾问都有,但除了在母校北京科技大学、包头钢铁学院和太原科技大学担任兼职教授、博导外,其余的我都拒绝了。我对钱财不是很看重,我的事业在太钢,除非有一天太钢不要我了,否则我会一直呆在这儿。” 对钱财不看重,对各种待遇和职务,王一德也容易满足。“第一次受挫折时,我挑过大粪,种过田,挖过山药蛋,那时心想自己可能要在农村呆一辈子了;第二次受挫折,我想自己这辈子能当上个副处长就知足了,没想到后来会当上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直至院士。
 
1985年、1988年,王一德曾两次遭遇“死神”,特别是后一次被误诊为肝癌晚期,医生说他只能活三个月,结果肝被切掉了三分之一。在手术前,他还不忘事业,打开办公室的柜子,告诉同事们:我的资料都在这儿,你们需要的话可以拿走。手术后,不到两个月就回到了岗位,重新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从此,他更加勤奋学习,积累知识,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前后译编了200多万字的文献资料。多次的挫折和磨难,使他更加坚强。他经常说:“一个人的机遇不是常有的,但充实自己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到的,积累储蓄是长期的,靠钻营投机是不长久的,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要荒废自己。”由于常年超负荷工作,他多次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甚至在办公室和医院病房输液时,还在工作。正是凭着这种不怕困难、矢志不渝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才成就了他突出的业绩。
 
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后,他诚恳地说:“当选院士,荣誉首先是太钢的,没有太钢,就没有我的舞台;没有太钢,我也增长不了才干。今天的王一德和昨天的王一德没什么两样,才干并没有增长多少,不同之处是责任更重了,大家对我的期望和要求更高了。”
 
中国工程院在给入选院士寄入选通知书的同时,一并寄来了一封《8条共勉》的信函,王一德很认真地阅读了,他说:“第一个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院士是普通一员,不是‘万事通’,只是在某个领域里有一些特长;其次是要认清自己的责任,不断地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强化自己,只要能动弹,我就不会因为已经拿到这个荣誉就躺倒不干了,一方面有责任,一方面工作本身也是一种乐趣;最后还要接受大家监督,这是8条里最重要的,时刻保持谦虚谨慎,才能继续为国家做贡献,大家才会继续尊重你。”
 
征途正未有穷期,为晚红霞尚满天。今年已70多岁的王一德依然在奔波忙碌:负责新的不锈钢冷轧工程实施、冷轧硅钢扩建工程、不锈钢无缝钢管厂和不锈钢精密带钢厂……他以尚健老年之体魄,睿智壮年之头脑、蓬勃青年之朝气,日夜奋战在钢铁第一线,为我国的钢铁事业发挥着炽热的光与热。


分享到:

阅读(4099)| 评论(0)| 收藏(0) 收藏

评论

登录后你可以发表评论,请先登录。登录>>

发表评论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