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说来,现正在行业打拼的同仁,对90年代以后的事,多是亲历亲为者,因此,关于行业历史的故事,说到90年代,就可打住了。但是,又觉得有些“意犹未尽”。
笔者在《潮起潮落——行业历史随笔之三》一文的结尾说过,“行业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向‘更高、更强’发展的宏愿,成了一道难解之题。”原来这正是让笔者放不下的一个“结”。那就把与此有关的故事作为这个《随笔》系列的结束好了,因此第四篇就围绕此话题道来。
其实,行业欲解此题的愿望在90年代即已萌发,且日益强烈,直至如今。虽历经20年,却没有显著的进展,这无疑已成行业的心病和憾事。常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要从导致当前困局的起因、背景说起。
一. 墙内墙外
在80年代以前,紧固件行业基本还是国企的天下。在这些国企中,大体随发展而被自然地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基础和机遇较好,因而得到国家(包括地方和中央)扶持,逐步发展为实力较强、较大的企业(按照国家的划分标准,在我国紧固件行业,最大的企业至多也就只能算作“中型”企业而已)。另一类虽属国营,但能得到扶持发展的机会不足,“运气”不那么好的,只好随波逐流地、慢慢地摸索前行。于是前一类“好上加好”,受到国家更多的关照,得以成为一些国家级主机企业(如汽车的主机企业)指定计划内的配套企业。而这种计划还有明确的“条块”界限,汽车就是“汽车口”,机床就是“机床口”......各自安排配套,泾渭分明。后一类则只能“捡点零活”,去干各种需求的社会服务性产品。这种或许并非有意的划分,却逐步导致了两类企业截然不同的发展命运和结果。对于“配套企业”,国家实行“计划分配”制度,他们的“任务”,即订单,由国家确定。只要主机(企业或行业)发展,他们即可毫无悬念地在国家的扶持下发展,绝无“饭碗”之愁。正如《随笔》第三篇所说,当总供应量不能满足需求时,这些配套企业也是会“很牛”的。计划分配和供不应求给它们带来了好时光。“计划”成了保证主机配套(质量、数量)的法宝,也成为一堵保证取得“配套资格”企业的极好的墙。无疑,这既有利于主机企业,也有利于那些配套企业。然而,就紧固件行业而言,它却把更多的企业(小型的国企),挡在了随主机发展的机遇之外。在“墙内”,配套企业逐渐成了“亲儿子”,不断地获得投资武装的机会,唾手可得的“计划”让他们基本处于没有竞争的“养尊处优”的境地,于是培养出一批缺乏竞争意识的、似乎有些“不求上进”的“公子”。当然,在“竞争”概念还没有提出的当年,无论是国家抑或是这些配套企业,只看得到这种安排的有利之处,或许谁也没有意识到它将带来的弊端。
结果,正是这样一堵自己筑起的“墙”,挡住了更多国有企业参与竞争的发展之路,也导致了“不争气”的配套企业后来难以适应高速发展的机械工业的尴尬局面。
大致在80年代中期以后,或许是国家(某些工业的主管部门)开始意识到了这一点,或许是在全面改革开放总体形势下引入“市场竞争”观念后不可遏制的趋势。总之,国家决定,把包括紧固件行业在内的一批“小行业”首先推向“市场”,即所谓“抓大放小”。也就是拆掉那堵“墙”,让你们竞争去吧。实践表明,这一“拆墙行动”,对于被扶植的企业,显得太早,而对于其他国企又显得太晚,真是无可奈何,实在是一种历史的悖论。
其实,任何事物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利弊两面。国家为发展支柱主机行业,扶持一批够能力的配套企业,其实是很自然的、正确的选择。如汽车行业的紧固件配套企业就有了“三大家”(一汽的“吉标”,武汉的“汽标”和东风的“61厂”)之说。“三大家”的陆续建立,显示了这种选择和决心。一汽的“吉标”和东风的“61厂”,都是作为主机企业直属配套的子企业与主机企业同时建立的,它们自然而然便受到母企业和国家的极大关照,前途无忧。武汉“汽标”的建立则有些特别,它是在南京、北京、济南等几家新起的较小规模的汽车主机厂建立之后(二汽尚在计划中,“61厂”还未建立),其紧固件配套已经显现矛盾时才建立的(详情已在《随笔之三》介绍)。
这样一来,确实使相当一批包括紧固件在内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得以脱颖而出。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这些企业在为主机配套和满足其引进主机配套中获得了实践与锻炼,并在技术、装备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于是一步一步被作为行业骨干予以扶植。其他机械行业的情形也大致如此,如内燃机、机床、工程机械等,凡是紧固件用量较大的行业,都逐步扶植起了各自的配套企业。
从一个行业角度而言,拥有一些技术上能与国际领先同行水平接近的骨干企业,是引领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条件,因而扶持骨干无疑是十分正确的决策。缺乏骨干企业的行业,必缺乏技术创新的实力,尽管庞大,只会是“虚胖”的。
然而,问题在于这些骨干企业“生不逢时”,并且缺乏必要的竞争。政府一些部门扶持行业骨干的苦心谋划(60-90年代,汽车行业就一直在努力,要为汽车工业所有重要的配套零部件小行业扶植一批骨干企业,并建立相应的技术开发中心,即“扶植40种关键零部件骨干”的雄心勃勃的计划)在面对全国彻底“放”的局面迅猛到来时,一方面原有的设想和计划远未完成,另一方面又“没招”应对新的局面。最终不得已而放弃了那些正在扶持中的骨干(更不用说后来连它们也自身难保了),其结果是“功败垂成”,只能扼腕叹息而已。
而那些没被选定为“亲儿子”的国企,当需求由计划转向市场时,反而获得了无所约束的发展机会,较早地靠自己去“拯救”自己。它们中的一部分在竞争中消亡,而另一部分,则在“改制”中化为“民营”,成为民企发展的基础。东北一家中等规模的国有紧固件企业,因“经营不善”无法继续生存,被转让给本单位一位愿接手者,条件是“零元价格”,并提供流动资金贷款,以后以经营所得逐步偿还,这是国企改革方式的试验之一。尽管曾一度有批评认为是贱卖了国企,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当我们看到,这些改了“姓”的企业继续在这个行业存活下来,甚至比原有企业活得更好时,必须承认这种改变的积极作用,毕竟给行业留下了“骨血”,总比那些让国企彻底消失甚至落入私人腰包要好。原有的国企正是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化成了大批新兴民企的基础。
也正是这些以国企出身的最早的“民企”,为了它们的生存、发展,成了骨干国企最早的竞争对手。
世事难料,恰是这道自己筑起的墙,至少作为重要因素之一,最终改变了中国紧固件行业国企的总体命运,也改变了行业的格局。
二. 遭遇挑战
紧固件行业被逐渐推向市场大约是在80年代末,最早的迹象是“计划”份额的递减。在计划时期,获得国家产品计划(时称“任务”)的配套企业(它们往往就是那些被国家扶持的企业),能由此获得相应的原材料、资金等的计划保障。到了计划逐步减少的时期(这就是“双轨制”,一部分靠计划,一部分靠市场),老配套企业的日子变得一天天难过起来。国家的“美好”愿望,或许是要让这些“亲儿子”逐步顺应这种变化。然而实际上,它们大多没能适应这种改变,“骨干”中的大多数企业,包括行业最早的领军者,有行业“摇篮”之称的东北某紧固件企业,一度兴旺的上海紧固件企业群以及汽车行业扶植的紧固件骨干厂等等,大多从此日渐窘迫,甚至走向解体、衰亡。然而,当时却有一种压倒性的解释是,“企业的班子决定企业的存亡”,“班子决定论”代替了所有更深层的原因和责任,没有别的人什么事儿了。南方一家被扶持的骨干紧固件企业,兴旺了20年多之久,兴旺时,上级部门关爱有加;到企业显出颓势时,企业也失去了往日的“爱”,最后的班子成了“末代皇帝”。
这些国企确实遭遇了十分不幸的命运,有的被肢解,演化作了若干不同性质的企业。如果丢开“资”、“社”之争,只要它们还在继续干着与紧固件相关的事,仍是“行业”的一部分,就还是一件幸事。而有的则被注销,装备被贱卖,地皮成为紧俏商品,企业从此“灰飞烟灭”。这就实在不仅是这些企业的悲哀,更是行业的悲哀了。
另一方面,“放”,更给众多渐起的民营、合资、外资企业带来了宝贵的机会。在本行业,受益最早、最大的当属民企(此时本行业合资、外资企业尚少)。民企的企业家们敏感地看到了老国企们的弱点,看到了自己的机会。一些开始还得依靠老国企的“关系”才能搞到一点配套份额来养活自己的民企,后来则逐步依靠自己的能量,一步步分到了更大的“蛋糕”。一位当时规模不足百人的民企老板就曾预言,“不过十年,我们就会超过他们”。的确,他的预言最终“应验”了,终于逐步坐上了原来老国企的配套位子。
在非国企日益逼人的气势下,那些老国企,特别是那些骨干企业在干什么呢?它们仍“执迷不悟”地在沿着依靠国家扶植的惯性,继续着一个接一个的“五年技术改造计划”,有的甚至持续到了“七五”、“八五”(1990-1995年)。“打造成为技术领先的企业,就能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当时国家有关部门仍在坚持的、以及这些企业的共同想法。然而,改造可以有政府继续施以援手,但“市场”却已经只能靠企业自己去打拼,政府部门再也帮不上忙。一方面,技术改造的规划、计划、资金、引进、采购......直到形成生产能力,即使相对简单的紧固件行业,也实在需要相当的周期,绝非可以“一蹴而就”的,得有一个过程,需要相对同步地发展,需要必要的等待。另一方面,“市场”、主机企业却已经没有了这份等待的耐心。二者如何同步发展的问题一直存在,却无从解决。80年代后期,汽车行业引进的几个主机企业纷纷上马,德国的、美国的、意大利的,还有日本的,政府的汽车主管部门希望让自己一手扶植的配套骨干企业包揽这些主机的国产化配套,“关键紧固件”即为其中之一。由此给这些主机企业和相关配套企业下达了红头文件,要求“奉命结合”。然而,这些主机企业虽不敢明抗,底下却各有主意,或设置严苛的技术、管理壁垒,或暗地偏向本地、本国企业......,使政府心仪的配套企业举步维艰。加之,这些配套企业大多正处于改造之中,技术、装备、管理等准备尚需时日,行动难免显得迟缓,于是“命令包揽国产化”之举往往胎死腹中。
此外,国家“技术改造”政策的迅速变化(先是拨款,渐变为“拨+贷”,再变为全贷),也使“技术改造”逐渐变成了令这些企业爱恨交加的“紧箍咒”。银行再也不像当年那样“唯计划是从”为企业提供贷款服务,技术改造贷款还本付息最终成了企业的绞索。当年有一句流行的口头禅是“不搞技术改造是等死,搞技术改造是找死”,勾画出了进行技术改造的国企面临的两难困境。加之国企自身面对市场僵化、反应迟钝的弱势,“技术改造”最终不仅未能挽救这些老国企骨干的命运,反而加速了它们的衰败。国家花费长期的心血、大量的资金扶植起的一批骨干和寄予支撑行业发展的期望,最终化为了乌有。而此时似乎全社会(本行业,主机企业和行业)都盯住了眼前,对“未来的发展”谁也无心,也无力关注。
从更广的角度看,大部分国企是“没了”,但多数只是改了“姓”,完全“人间蒸发”的毕竟只是一部分(或者一小部分)。况且,大批在这些国企里经数十年摔打出来的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虽然主观上主要是为了生计,毕竟成了同行企业宝贵的人才来源,人才有了用武之地,对于行业,还是值得庆幸的。
原来以国企为主一统天下的行业,在“市场化”的挑战面前,国企基本“灭了”,倒是换来了一个令人眼花缭乱、拼力十足的新生行业。不过,它对自己的去向却是盲目和茫然的。
三.向何处去
近些年来,行业内人士“让中国由紧固件大国变为强国”的呼声日高,这的确是行业最紧要的问题。
自然,在考虑“让中国由紧固件大国变为强国”这个问题时,首先需要界定这个“行业”的范畴。所谓“行业”,是“中国的紧固件工业”还是“在中国大陆的紧固件工业”?
请注意,在此,我们使用了“在中国大陆的紧固件工业”这一说法,指的是在中国境内所有紧固件企业的总和。与这里所说的“中国紧固件工业”,是“中国的”,当具有国家的意义在,就是它应是能为国家所能适度掌控的、服务并服从于国家利益的。
按照上述含义,“中国紧固件工业”显然应包含大陆民企、国企、台资、港资、中方掌控的中外合资企业,还应包括这些企业在境外投资的企业,它们都是“中”或含有“中”字成分的企业,是“家里人”,应在其内。而其它(国家、地区)在华的独资企业则只是我们“请来的”经济上的伙伴,它们只是为“利”而来,并不承担我们国家和行业振兴的责任和义务。其实它们只是我们企业“家门口”的外国竞争对手,是不包含在内的。
就是说,我们意欲振兴、变强的,是“中国紧固件工业”。
顺带说明一点,这里使用了“工业”而不是“行业”,是因为“某工业”可理解为某类企业的总和,而“行业”则有了团体的味道,对团体味不浓的,姑且就叫“工业”罢了。
其次,我们还需要知道,紧固件行业所要的“强”是什么样子的?
回顾若干年来,紧固件在中国,乃至在世界上都一直遭遇不同程度的轻视或忽视。“技术低”、“门槛低”、“劳动密集型”,几乎成了这个行业的标签。但我们要说,这显然是一种偏见,或者说是有失偏颇之言。这个行业确有“技术低”、“门槛低”的一面,但我们知道,它还有相当部分确属“技术高”、“门槛高”的一面,就是那些我们可望而不可及的、至今仍依赖进口的“高附加值”产品,就是那些我们一直依赖引进的装备和技术。所以,从全球角度看,这个行业既有不少仍依靠人力的“劳动密集”部分,更有大量高度自动化的、用人极少“劳动稀疏”、技术先进的部分,而且后者的比重已经并将越来越大。因此,确切地说,紧固件行业是一个“集低、中、高端繁多产品,汇低、中、高档技术,劳动密集与人力节省型兼有,门槛高低相差悬殊的行业”,或简言之为高、中、低端综合型行业”,才符合事实。这也是我们要什么样的“强”的基点。显然,这里所指的“高、中、低”是就本行业之内而言的,离此即失去了意义。
在我国,大约在70年代,已出现了“基础件”的说法,国家有关部门有了“基础件局”,紧固件成为机械基础件之一。顾名思义,机械基础件当是机械工业发展的基石之一,是应当受到足够关注的。然而,我国却走了一条“从扶植到放弃”的曲线,60-80年代,是扶持,而后则是逐渐地“放”,实为“放任自流”了。“放”的收获是,整个行业确实自由发展了,民企的、合资的、外企独资的,成千上万家在中国大地生根。
现在存在于中国大陆的紧固件工业企业数以万计,各显神通,群龙无首,大可称之为“战国”。小型的、中型的乃至大型的民企无以计数,合资的、外企独资的方兴未艾(国企已寥若晨星)。它们都在中国这块充满机会的地面上,抱着各自的目的,施展拳脚,要分到一块更大的“蛋糕”。于是,整个行业犹如自由运动的空气分子,不由自主地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向一个未知的方向,大家的主要目的无非是:赚钱,赚到更多的钱,让自己做得更大。这对于行业总量的发展,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推力,其结果是得到了“大”,造就了“总量第一”,产品花色琳琅满目、产品品质大幅提升,确实一片兴旺。但是,无论“在中国大陆的紧固件工业”范围,还是“中国紧固件工业”范围,至今也都只是以中、低端产品、技术为主导,是“大而不当”、“大而不强”的。
殊不知,我们现在走的正是西方紧固件强国几十年前走过的老路。行业有识之士看到了“中国紧固件工业”辉煌下的隐疾:行业发展现在仍处于放任状态;经济性、技术创新、专业化水准、装备自立等等问题并未受到行业以及政府应有的关注;国内所需的“高端”紧固件产品(如应用紧固件最多的汽车制造所需的“关键紧固件”,以及航空业用紧固件等)及技术、装备一直在依赖进口;我们的产品几乎无例外地仿自外来技术,基本没有自己的创造;我们的国产装备主要依靠仿造;我们只是在从事低端至多中端产品的无限量的生产;我们的低、中端产品在世界市场上价格最低,行业自杀性出口价格长期无从协调;我们没有能够进行技术和产品创新的中坚研发力量;我们还没有足以引领行业抱团发展的机制;国家把这个行业放到了“彻底放掉”、“纯自由竞争”的境地,放弃了适当地掌控与扶持。也就是说,“中国紧固件工业”的辉煌是建立在人家技术的基础之上,只是散沙般自生自灭、亦步亦趋而已。
“中国紧固件行业”的发展是继续盲目地“依赖引进”,还是要“靠自己的技术、产品、装备创新”走向“强国”,已是摆在国家、行业以及一切有抱负的企业家们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
在西方发达国家,虽也能听到“紧固件受到轻视”之声,但那不过是对“重视尚有不足”的批评。
我们且来看看西方是如何对待这个小行业的发展的。
作为一度的紧固件大国和强国的日本,也曾一度是无以计数的小厂林立的。但它的紧固件企业既彼此竞争,却又紧紧抱团;它们有五年一度的所谓五年“改造”或“振兴”计划,把企业发展的问题汇集、优选成为行业联合攻关的课题,一期期地在“改造”自己的行业,向经济规模化和进一步专业化的方向来调整企业,历数十年坚持不懈地进行;它们也引进(如美国、德国的)技术,但必定要消化而变成自己的技术;它们视自有技术、专利为生命;它们还有政府的直接指导和支持(“改造计划”需由通产大臣批准,有多种渠道的资金支持);它们数十年一贯地坚持紧固件产品“国内自给”,坚持“不依赖进口”的方针等等。有赖于此,它们逐渐变成了“大国”、“强国”(笔者在金蜘蛛《紧固件》第5期季刊上曾有一篇拙文粗浅介绍过它们的做法)。
美国不是紧固件“大国”,但却是名副其实的“强国”。紧固件中的“尖端级”产品——如航空、宇航紧固件,就主要由它们向世界(包括日本)出口;而其国内所需的“关键紧固件”似乎“有意无意”地以自给为主;美国进口紧固件的数量巨大,但仅限低、中档者,而且绝不放任自流,并以国家立法的方式,搞出一个《紧固件质量法》来加以控制,让那些以向美国出口为重点的国家和地区大为紧张;它们的IFI(美国紧固件协会)世界知名,这表明它们也是紧紧抱团、一致对外的;大量的紧固件产品、技术创新出自它们(日本也要引进);它们还有世界为数不多的、知名的紧固件专业装备创新制造企业等等。
美、日的实际做法,无论它是其行业抑或国家意志所致,都证实了一点,作为工业基础件之一,它们坚持并且做到了“自立”。
西欧德、法等国的情形也大致与之相似。
这种现象仅仅用经济效益驱动来解释,是无论如何也说不通的,谁不知在一国工业的经济总量中,紧固件工业所占的比重是多么微不足道?!在市场化的环境下,一个企业,选择进入某个行业,发展某种产品,自然以于己有利与否来权衡,或长远或眼前,是老板们的权利和自由。而一个国家,是否扶持和如何发展某个行业,则需有国家角度的考虑。当我们清楚地知道西方发达国家紧控“高端紧固件”不放时,作为紧固件行业对于国家的意义,显然就不只是能增加GDP、容纳就业、出口创汇等等了。我国对紧固件行业发展是“向钱看,还是要向前看”,是“不加选择彻底地放,还是要适当地控、放结合”?同样是摆在国家、行业以及一切有抱负的企业家们面前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
我们强烈地希望拿下“高附加值产品”,成为“强国”,问题在于我们还不知道如何实现这个目标。
所以我们说,“中国紧固件行业”现在失去了方向,或者说已无所谓的方向。
来看看我们一直崇尚、提倡的引进给行业带来了什么,或许对我们的“强国”之路会有所启发:
产品。通过主机引进,带进了大量我们闻所未闻的新产品,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但我们只能“按图制造”,别人从不教给我们如何设计。
装备。世界各种最高端的专业制造装备,我们都有购买,确实大幅提高了我们的装备水平、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但我们却付出了相当于国产装备数至十余倍的代价,而且,别人同样也不教我们如何设计。
技术。除了不得不随装备带进的技术,其他我们需要的、被认为高端的技术,别人会说想要吗?买我的“佬好”吧,所费绝会不菲。
独资企业。充分享受着我们的各种优惠政策,改善了我们的就业,自然也合法地赚取了丰厚的利润。而让我们分享技术却无可能,还往往垄断了其进入我国的主机企业的配套市场,“肥水不流外人田”嘛。加之,这些外资企业在华制造的产品均以中、低档为主。因此,即使是“偷”,我们由此而能获得多少以及什么样的技术就比较了然了。
总之,通过引进外资,我们难以获得多少像样的技术,更不用说涉及高端产品的技术了。企图不费力气地得到现成的技术,事实上只是一厢情愿而已。
“中国紧固件行业”在数量上是巨大的,但在体制上却是弱势的。我们最需要的,是学习别人不仅竞争,还要合作,抱团形成合力;是认清企业在行业的责任,不仅赚钱,更要追求技术的进步创新,实实在在地增强自己的技术实力,而不是永远依赖于人;是主动争取各方面(政府、社会)的关注与支持,不是坐等......
当我们的中、低档产品价格在世界市场上与发达国家相近时;当我们的高端产品基本能够自给,且在世界市场有了一席之地时;当我们自创的制造装备成为我们的主力装备之一且也能外销发达国家时;当我们也有“佬好”可以对外出口时......那时大概就算得上“紧固件强国”了。
中国紧固件行业的同仁当为那一天的早日到来而尽心尽力。
评论
登录后你可以发表评论,请先登录。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