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部件市场:外来和尚抢经念 本土和尚难争气

2012/11/13 11:04:35| 分类: 默认分类

本土零部件与整车厂一旦脱节,就不会成为汽车强国。

  本土零部件在今年的挣扎愈发明显。核心技术的缺失本已使其局限于低端市场,而伴随着“合资自主”大旗的挥起,外资零部件企业在坚守高端的同时,迎合自主品牌向上的配套需求,对本土零部件企业形成围剿之势。

  “潜伏”和尚忙耕耘

  随着中国坐稳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大国的宝座,以及全球其他诸多汽车市场尚未完全复苏,跨国零部件企业纷纷押宝中国市场。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除了博世等大型国际零部件厂商参展外,我们还发现一些来自欧美中小型零部件企业的陌生面孔。德国零部件供应商甚至作为一个整体开了场发布会。

  中国历年汽车销量节节攀升,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也是全球最赚钱的。一辆车的总价格中,零部件占到了60%,其余的40%是整车制造商的总装成本、营销成本和利润。2010年,汽车零部件销售收入为1.644万亿元。

  2007年和2008年,中国零部件企业利润率还低于日本和欧洲的水平。而2010年国际汽车行业咨询机构AlixPartners发布的一项有关汽车零配件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利润率为8%~10%,比整车行业高出2~4个百分点。而2010年和2011年的实际情况是,这一数字突破了10%。

  业内人士称,“零部件企业利润率高于整车厂是常规,不少外资零部件企业来中国等新兴市场发展,主要是利润率高于成熟市场,而且利润率增长比例高于销售额增长比例。”

  业内分析师更加肯定的是,占有垄断地位的零部件企业的利润率会更高,甚至可以高达20%,“一般来说,零配件企业的利润率是整车厂的两倍,整车厂是靠销量、规模来降低成本。”

  对此,德国汽车财富连系会执行董事Klaus Braunig称,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近些年跟着中国乘用车市场快速成长而迅速发展。截至2010年,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已经在中国设立了180家出产工厂(包括独资、合资或控股的工厂),在华员工超越6万人,而在2009年中期,这一数目尚只有不到5 万。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外资零部件企业控制了汽车零部件销售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国产零部件销售收入仅占全行业的20%~25%,拥有外资背景的汽车零部件厂商占整个行业的75%以上。在这些外资供应商中,独资企业占55%,中外合资企业占45%。许多外资零部件企业在中国已经深耕了十余载乃至数十载,无论你对其是否熟悉。

  来自德国的机电系统和电机供应商博泽集团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博泽于1995年就入驻中国市场。目前,亚洲是博泽增长最快的地区,2010年博泽亚洲销售额约为5亿欧元,相比上年增长70%。其中,对增长贡献最大的是博泽位于上海、武汉和长春的五家在华企业。

  与此同时,与许多其他外资零部件企业一致的是,博泽位于上海的亚洲研发总部规划已经启动。爱信精机、法雷奥和包括汽车娱乐系统提供商哈曼等外资零部件企业,小到轮胎、玻璃、雨刮,大到天窗、发动机、变速箱,都在加强中国本土研发,增资、新建生产基地或者研发中心,希望借此切到更大蛋糕。本土零部件的尴尬困局

  与外资零部件企业大举进军中国市场的意气风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本土零部件企业依然没能打开局面。3月份的日本大地震使得日本汽车零部件企业让出了一片“空地”,但机会眼睁睁地被欧美系或台湾地区的供应商拿走。

  目前,国内稍微知名一点的汽车零部件公司也只有华域汽车和福耀玻璃等少数几个。以欧意德为代表的关键零部件供应商还在积极地开拓市场。

  据统计,国内零部件企业共有2万多家,其中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近8000家。但是,本土零部件企业普遍自主研发能力弱,产品趋同,并且技术含量低,尤其缺乏轿车主要总成和关键部件的核心技术。在汽车工业发达国家,零部件工业的平均投资一般是整车企业的1.2~1.5倍,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研发能力领先于整车企业。但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目前的平均投资不超过0.3%。与此同时,中国零部件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只占销售收入的1.4%,远低于国际平均的 6.6%。令人感到尴尬的是,本土企业占据了国内零部件市场超过80%,而销售额却只拥有20%,并且90%集中在低端。

  在业内最关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中,被寄予跨越式发展希望的本土零部件企业未能取得突破。自2008年以来,中国在新能源车领域开始越来越多地采用进口关键零部件。外资零部件企业在华的纵深发展也将更多地涉及到新能源汽车、商用车以及专用车领域。

  
  今年,外资零部件企业纷纷在华培植或启用研发中心。世界零部件配件巨头德尔福、博世、大陆和电装等,都以研发低成本、价格便宜和使用性强的产品来吸引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反观本土零部件企业,以扩大生产规模自然替代了加大技术投入、沉浸在低端市场赚取大把钞票的本土零部件企业无法跟上自主品牌的脚步,也就失去了已有的市场。

  “现在跨国公司已经进军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配套,凭借出色的价格和综合技术等优势,对中国原有低端配件肯定会形成巨大冲击。”业内人士透露。外资零部件为自主品牌研发的新产品在企业内部称为经济型产品,与以往的高端产品区分,价格稍稍高于本土零部件,但在技术和质量上比国内配件要高,“这很具杀伤力”,自主品牌很难抵御。

  以“垂直整合”闻名于世的自主品牌,零部件配套自给率高达六七成,不仅使公司高速发展,也获得超强的利润,一度让行业羡慕。但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开始与外资零部件企业达成了合作协议,“整合全球造车资源”的口号如此无奈。

  外国零部件杀伤力体现在其技术垄断性上。在汽车配套模块化的背景下,一旦一个部位使用这个企业配件,整个部位必须全部使用该企业的,其他企业无法与之配套,这些都是上游高端技术产品,国内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无法做到这一点。

  本土零部件与整车厂一旦脱节,就不会成为汽车强国。外资企业正是瞄准了自主品牌企业还没有进入成熟期的时机,对自主核心零部件企业进行围剿。外资企业的低价战略只要持续两三年,自主品牌企业就无力跟进。之后,外资企业再进行产品升级,提高价格,到时候国内整车企业会再度丧失价格话语权。

分享到:

阅读(731)| 评论(0)| 收藏(0) 收藏

评论

登录后你可以发表评论,请先登录。登录>>

发表评论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