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际经济史让我们看到,当世界一个重要经济区发生危机时,难有其他国家能真的幸免于难、独善其身,而这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就更是如此。
如同相关分析机构指出,如果欧洲“下沉”,那么以外贸为经济重要驱动力的中国也将受冲击。作为全世界紧固件出口大省的浙江同样无法幸免。
中国特别是浙江省面临出口滑坡考验
欧盟为中国传统的最大的出口地和贸易伙伴。数据显示,中国对欧盟的年出口达3000多亿美元。而作为全国出口大省的浙江,对欧盟的年出口约为550多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5.78%。欧盟市场对中国尤其是对浙江非常重要,欧债危机令中国特别是出口大省浙江面临出口整体下滑的考验。
从目前来看,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出口形成消费市场萎缩和产品价格竞争力减弱的“夹击”。
浙江省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张汉东对记者分析说,一方面,危机拖累欧洲经济,导致欧洲购买力下降,抑制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危机导致欧元疲软,使得人民币对欧元被动升值,中国的出口商品价格上升,欧盟客商重新议价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从危机爆发以来,欧元对人民汇率已急剧下跌逾10%。而人民币升值幅度越大,中国出口欧洲的产品面临的价格竞争压力也将越大。因为在产品人民币价格报价不变的情况下,欧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下跌幅度,对买方来说,也就是产品价格的增长幅度。
“如果欧债危机的趋势不能得到扭转,未来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肯定将受到更多挑战。”张汉东说。
不少紧固件出口企业“现在订单几乎空白”
一位温州紧固件出口企业的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的公司现在对欧洲的出口“一落千丈”。
据介绍,公司的主打产品是紧固件,原来在西班牙和意大利每年都能做到数千万元人民币的销售额,但“现在订单几乎空白”,“工人都停在那里”。“和2008年金融危机时完全一样,业务一下子塌了,像跳水一样掉下来……”这位经理告诉记者,现在连公司董事长也“出动去拿订单”了。
但张汉东对记者分析说,欧盟市场对于浙江出口来说,比重大,购买力强,交易规范,是一个“优质市场”。张汉东提供给记者欧盟市场在浙江省出口的相关占比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浙江对欧盟市场的出口都呈现稳步上升2000年为20.67%,2005年达到25.39%,即使是在欧债危机大幕开启的2011年也依然达到25.78%。“对欧盟市场浙江企业必须坚守,决不能盲目遇险则退。”张汉东说。张汉东认为,浙江企业要学会从“危”中看“机”,因为贬值的欧元可以让在欧洲投资的中国企业降低各种相关成本,“浙江企业应扎根欧盟,深耕欧盟”。
对于一些用欧元作为贸易结算货币的企业,张汉东建议可考虑采取灵活的贸易结算方式,学会运用有效的金融工具,比如使用非欧元货币结算、押汇等方法,来转移或锁定汇率风险。
侨乡青田年度外汇结算“从增两成到零增长”
浙江青田县是全省、也是全国著名的侨乡,青田目前有30多万人口,而侨居欧洲的青田人则有20多万。在欧洲的青田人,大多定居于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正是这次欧债危机的“重灾国”,因此侨乡青田也几乎直面危机风暴的打击。
中国银行青田支行副行长陈泽军向本报记者介绍,仅外汇结算一项,青田就清楚地感受到欧债危机导致的经贸萧条的寒意。在欧债危机爆发前,整个青田县一年通过中行、工行、建行和农行四大行结算的外汇已达到约30亿美元。“欧债危机前,青田县的外汇结算每年大约都有20%的增幅,但危机后,增幅降到了零。”陈泽军向记者介绍。
结汇增长的骤然停止首先也是源于居住国的因危机带来的购买力下降。青田在欧华人华商大都从事服装、日用品类的加工、贸易,很多属弹性消费品。一旦经济萧条让当地消费者的荷包大缩水,这些行业也就很容易随之呈现肃杀。此外,危机爆发后,欧洲相关国家都严控资金外流,这也直接导致结汇下降。陈泽军告诉记者,原来在欧洲的青田人汇钱回国内,一次可汇6000欧元,“现在已封顶到2000欧元”。
但陈泽军也告诉记者,据他了解,一些在欧洲的青田商人也已在出手“抄底”。“一些危机国家的商业地产,像商铺店铺,价格都跌了很多。有些青田厂商在买入,为将来布局。”陈泽军说。
评论
登录后你可以发表评论,请先登录。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