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表面艺术装饰
一、金属表面艺术装饰的历史与现状人类与动物猿猴的区别就在于人类懂得遮丑,最初用树叶、树皮等掩饰身体部位,并逐步懂得美化,做各种艺术装饰。因此,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铜、铁器时代之后,表面装饰和防护的需要便伴随而产生。铜、铁器炼铸和加工工艺技术的进步使金属工具的各种性能不断提高,但随后发现铜、铁器具的表面易生锈变色,迫使当时的人类设法去寻找表面改性保色的有效方法及工艺。
我国与世界的其他文明古国一样,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对使用金属器具及其表面进行防护涂饰的工作做出了其应有的贡献。历年的考古工作不断发现和证明了我国古代在这方面的许多伟大发明。发掘出的历代文物不仅反映出祖先们早期的创造发现,也证明了有许多装饰工艺在历史的变迁过程中,通过代代相传和沿袭使用,从而不断得到改进和发展。从铜和铁制的刀、叉、剑、戟、矛、盾等武器到日常用品及装饰器具等的涂镀及修饰各方面,其工艺的精湛与应用的广泛程度均领先于国外数百年,有些甚至领先一两千年,因而遭到殖民主义侵略者的疯狂掠夺,至今尚有许多艺术装饰精致的文物极品流失在世界各地。
考古发掘的出土文物表明,早在六干多年以前我国已发现了铜,在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红铜器物,四千多年前已有锡青铜的器具。青铜时代韵金属技艺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已经在青铜器的表面氧化着上一层绿褐色,我国是世界上
应用金属着色技术最早的国家,同时已有热镀锡出现。春秋时期已盛行炼铁术,战国时期的钢铁制刀、制剑技术已有很高水平,同时也发展了刀剑的着色和装饰技术,其中尤以烤蓝氧化的防锈着色技术出彩。关于这方面
为了改善和提高金属器件表面的性能,祖先们从战国时期就开始进行淬火等技术的应用,南北朝更应用了化学热处理,并采用烧蓝(热氧化)做防护及装饰。这个时期与铁器相关的烧、煅、淬、渗、涂、镀等工艺均已成熟运用。在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及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著作中都有详细的描述。当时铁器的氧化装饰与防护表面可以做到“黑、黄、苍、赤”等各种不同的颜色。
目前,世界流行使用的着色技术及各种表面装饰大多数是使用水溶液处理,应当说水溶液处理也是我国古代的一大发明。史书中从汉代的《本草经》到后来的《本草纲目》都记述过铁的置换法镀铜,这实际说明了我国的另一种古老炼铜方法,也是一种水法冶炼的开端。可以说,用水溶液处理和镀覆金属镀层也是我国先辈们的伟大创造发明。
金属着色和装饰工艺技术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制造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近代由于国内封建势力的长期统治及列强的侵略掠夺,人民生活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对装饰性器具及物品的需求不多,致使金属着色和装饰工艺技术逐步落后于国外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
1927年,w.H.Hatfield和H.Green将不锈钢染成黑色,申请了有色不锈钢的第一个专利。l936年,J.E.Starock和R.Taft提出了黄铜着成黑色,H.R.Simond和C.B.Yaung研究了铜的二元合金的各种色泽。随后陆续出现了铁、镍、银、铬、镉、锌等各种金属的着色。1939~1941年C.Betcheller将不锈钢着成蓝、黄和棕色,并相继申请了专利。随后有许多国家的学者也发表文章及申请专利,但由于着色膜是疏松的,耐污性及耐蚀性能差,未能得到很好的扩大应用。1957年,日本东海大学林喜雄研究完成了不锈钢的着色,并有专著出版。1972年,英国国际镍公司采用化学着色法,制备出颜色均匀的彩色不锈钢钢板,并在商业上得到了应用。
近年来,我国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特别是制造工业、钢铁、有色金属工业的高速发展促进T-C业产品及工艺用品的出口。由于出口产品对外观及装饰防护性能都有较严格的要求,因此也带动了着色技术及装饰工艺的发展。目前,国内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改进着色技术的配方及工艺操作条件,已能对各种金属表面进行各种颜色的处理,效果好,经济效益显著,产品受到国内外用户的欢迎,出口量也逐年增加,但是国内外的市场竞争相当激烈,产品不断地更新换代,要求有更先进的艺术装饰技术支持,其中最主要是寻找常温节能,对操作人员安全健康无害;废水容易处理,对环境无污染及加工容易、效率高、成本低、材料来源方便的着色装饰的配方及工艺技术。大多数的工程技术人员都朝着这些方面进行研究,改进及创新技术,做出美观大方、具有极大观赏价值和实用、节能、环保、价廉的产品,为国家创汇、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努力。
评论
登录后你可以发表评论,请先登录。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