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阳明的博客

罗阳明的博客 被访问过:394921

太原晋泰豪不锈钢东莞办事处

博客首页 华人螺丝网

守住苍凉

2008/5/30 13:30:12| 分类: 默认分类

       世俗的时间是秋天的道路,令人觉得满目苍凉。每当感事伤怀,寂寞、水样轻愁不期而至时,我都会想起张爱玲。在宽阔无边的阅读视野里,我所喜欢的中国女作家为数不多,多年以来却一直在喜欢张爱玲的文字,迷恋她呈现给我的氛围。

    这位在风哀俗怨、离散丧乱的时代中成长的女子,对人性中非理性的一面保持着冰冷的眼神。她冷冷地注视着她的《红楼梦》式的士大夫家庭由盛转衰,也注视着大上海在矛盾中破碎的城市历史。她以一个艰难时世里女子的内心感受出发,看透了所有温情脉脉的面纱,触及了人性笼罩在阴影里的那一面。

    读她作品,我最终的感受个最初的体捂没有太大的区别:在乱世的黑暗里,没有哪个人是不是千疮百孔的,爱欲幻灭了,只剩下张爱玲冷冽、幽暗的文字。

    人世间没有爱。张爱玲大彻大悟。在她的文章里,她用得最多的字眼是“苍凉”,最爱描写的意想是月亮。不过,她的荒凉是十里洋场的荒凉;是华美喧闹的香港的荒凉;形形色色女子为婚姻这个女子最大的职业而战的荒凉;是热闹深邃处的荒凉。

    我喜欢感受《倾城之恋》中那种在黑暗里伸出手想去握点什么的愿望,也有勇气体验《金锁记》中那用黑色的利刃缓缓刺如肌肤的残酷。兵荒马乱的天地之间,那个年轻的女子缓缓伸出手去,握住的那种感觉就是“苍凉”。

    一本《张爱玲——自传 画传 别传》在深夜床头的灯下,我一页一页地翻阅,张爱玲正披着面纱,飘然而至。卷首叙述的都是年少气盛的华美诗篇,文字之上清风作舞的只有她一个人,始终是一个人,分明地刻意,分明地存在,不服输,不愿输给世人,也不愿意输给自己。之后,慢慢渗出晶莹的眼泪,无声的啜泣,因为孤傲,因为自尊,又刻意地遗忘,刻意地沉默,那样也好,那样地不可理喻,蚀骨消魂,烟花的宿命搁放在理性的层面上,透彻无边的世界,大虚无,大悲亦是大喜。正如她在《对照记》中说的“悠长得像永生的童年,相当愉快地度日如年,我想许多人都有同感。然后崎岖的成长期,也漫漫长途,看不到尽头,满目苍凉。然后时间加速越来越快,繁弦急管转入急管衰弦,急景凋年已经遥遥在望。”三言两语就概括了自己的一生。珍惜生命,就只有这些么?还是胡兰成最懂她,说她的爱玲是古希腊的,没有杂质,美得飘渺,甚至无从记忆。精心雕刻的谎言,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的,我们不要憎恨,不要厌弃,隔着遥远的时空距离,和这位民国的女子达成了默契。

    张爱玲是厌恶记实的,现实被她过人的才华所抽离,抽离生活场景,她的生活缺乏事件,只剩下俗事生活的一些细节,她是真正的大俗大雅,衣着上喜欢标新立异,骨子里热爱的却是凡俗的人生。她停留在街头热热闹闹的碰碰戏旁边,一听便不想走了,她真的热爱这喧闹的市井之声;她的故事,她的爱情一如太虚幻境的虚,踪迹难觅,当张爱玲在她自己的情感日历上,把撕碎的、破碎的人生,轻轻地抚开,用一中苍凉的手势,千娇百媚地,艳到了及致。

    35岁那年,她背井离乡,独身去美国,从此漂泊一生,放逐是她心灵不碎的唯一选择。1995年中秋,当所有年华从身上一寸寸剥落了,终于消失在风中之后,被发现客死于美国的寓所,终时,孤身一人。与三、四十年代的一举成名,春风得意的短暂时光相比,漫长的是青丝化白发的寂寞生涯呵。

    《倾城之恋》是我最喜欢的小说。当我反复揣摩“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四句引自《诗经》的句子时,终于理解了她说的“我看那是最悲哀不过的句子,生与死与别离,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的。”无论是江南才子胡兰成还是第二任美国丈夫赖雅,都没能“执子之手,死生契阔。”

    张爱玲撒手而去,带走的只有“苍凉”。

    闭上眼睛,发现彻悟的张爱玲是误落尘世的天外仙子,待她抽魂离去,人间的一切恩怨,一笔勾销。在凡俗的情感之上,是超升的喜悦。


守住苍凉

分享到:

阅读(984)| 评论(0)| 收藏(0) 收藏

评论

登录后你可以发表评论,请先登录。登录>>

发表评论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