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锅王之---东莞“三最”

2008/3/19 11:22:46| 分类: 默认分类

来  不足十天,连发两篇网文专“拍”东莞,作者“夜郎锅王”在东莞可谓一炮走红,他究竟是何方“神圣”?是记者?公务员?还是专家?此前民间对“夜郎锅王”身份的所有猜测昨天终于揭开谜底!

 

 ■谈东莞

  东莞是珠三角的“风险闸门”

  记:在第一篇网文中你提了六个问题,在第二篇网文中又提到东莞的三个“最”,你觉得东莞出现人口压力、诸侯经济、利益分配难等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陈:我觉得根源是人的观念,很多人在思想上还放不开。其实很多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人固有的习惯造成的。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大量优秀的人才,需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东莞有经济优势,在吸引人才方面做得很好,但东莞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很少,自己培养人才方面很薄弱,不利于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发展。

  记:请谈谈你对东莞双转型的认识。

  陈:说东莞的双转型,我还是先说说深圳。深圳其实同样也经历着这样一个痛苦的过程,上世纪80年代,深圳和东莞的结构差不多,1993至1995年时,深圳开始谋求转型,提出向高科技、金融城市迈进,但转型后的2至3年内,深圳的GDP出现下滑,不过,经历6年左右的调整,效应逐步显现出来。我认为,东莞正处于转型的拐点上,需要有壮士断腕的气魄。

  记:我们注意到,你在描述深圳转型时用了“十字路口”一词,你怎么描述东莞的转型?

  陈:东莞向上。我认为,随着东莞产业提升和城市升级,双转型一方面能为国内其他城市提供借鉴和参考,为和谐社会作出标杆;另一方面,在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城市定位上,还能成为内地城市的一个复制点。

■说转型

  东莞现在不是徘徊而是向上

  记:你提了那么多东莞的问题,那么,东莞在双转型过程中是否存在优势?有哪些?

  陈:双转型必然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东莞的GDP有3000多亿元,还有大量没有冒出来的民间资本,这都为东莞的双转型提供很好的物质基础。此外,在思想方面,双转型也成逐步成为了一种共识。我去东莞的时候发现很多公务员、基层村干部都已经感觉到了当地百姓目前的收入来源,比如说房租正在逐步萎缩,他们也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一些人也开始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了。

  但同时,东莞自主品牌少,产业风险大,主要承接的是香港、台湾两地的一些转移过来的企业,是典型的飞地经济,目前来看有空心化的危险,这必然会导致东莞双转型的阵痛。

  ■话优势

  双转型逐步成为共识

  问:有网友认为,东莞存在这么多问题,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你觉得应该首先解决哪方面?

  陈:这些问题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能单单就一方面来谈解决。我觉得区划调整是东莞当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要改变当前这种诸侯经济,调整凌乱的产业结构,必须首先将全市的经济整合成一盘棋。这个工作做好了,干部们都到位了,都明确了自己的工作重点,以后的产业结构调整等一系列问题就有了良好的行政体制保障。可以说这是东莞经济双转型成败与否的最关键一环。

  深圳当初也进行了一定的区划调整,将宝安和龙岗由县变成区,当时当地老百姓都非常欢迎这种改变。但东莞的情况不一样,当地居民出于自己利益考虑,会有一些保留意见。同时深圳的干部整体素质也相对较高。所以东莞区划调整相比之下必然面临更大的阻力,这些都需要政府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

  首先要解决区划调整

  ■讲问题

  思考两个月 写稿一星期

  《网友“夜郎锅王”六拍东莞》一文洋洋洒洒逾万言,以及后来的《再“拍”东莞》字字珠玑,“夜郎锅王”是在怎样的状态下写出这篇文章的呢?陈宏介绍,之所以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实际上背后有一支团队支持,这支团队的主要组成人员就是“深圳网络四剑客”和一些朋友,还有就是自己对东莞的情况比较熟悉。

  意外:网文经党报全文刊登迅速走红

  记:有没有想到你的网文会引起这么大的社会反响?

  陈:当时贴出来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东莞日报》会全文刊登,党报有这样的胆识和魄力值得敬佩。相比网络传播,党报传播影响力大了很多,可能这个就是这两篇网文引起这么大反响的直接原因吧。

  动机:东莞面临的问题最典型

  记:你对东莞的熟悉程度如何?

  陈:我在1998年到1999年期间在广州的一家中央级媒体记者站做记者,期间曾经多次来东莞调研,每次来到东莞都要停留一周左右,在东莞的学术界和企业界认识了很多朋友,之后虽然选择在深圳定居,但关注东莞的发展变化,始终没有离开我的生活。

  记:从什么时候开始着手了解东莞的?

  陈:2002年,我们 “网络四剑客”组成一个名叫“因特虎”的网站。2003年,我开始了对深圳周边城市的调研,我们团队的每个成员都有分工,我主要关注的城市是东莞和惠州

调研:下工厂找员工聊天

  记:写这篇文章,你准备了多长时间?

  陈:写“六拍东莞”之前,我思考了两个月,花费了一个星期时间写成了“六拍东莞”这篇文章。我还多次到了清溪镇,采集一些民间和政府部门的声音。

  记:你用什么方式采集相关信息?

  陈:我自己到当地的工厂里去,和企业负责人谈话,与一线工人聊天。还通过各种关系,向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

  记: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陈:在东莞的台资企业中,谈到东莞双转型,部分台资企业是去是留左右不定的问题,35岁以下,高中以上学历的人群更愿意留在东莞生活,而40岁左右的人,更愿意和自己的老东家“逐草而居”。

  记:你觉得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陈:双转型战略一旦成为现实,企业会需要更高层次的劳动者,所以40岁左右的人是害怕在新环境竞争中遭到淘汰。

  记:调研时的开支怎么解决?

  陈:一部分来自企业赞助,这些企业的负责人都是自己的朋友,除此之外,就要自掏腰包。最近几次去东莞,我自己也花了近一万元。

  写稿:遇到问题请教专家

  记:采集信息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困难?

  陈:在写第一篇文章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东莞最缺的是什么?遇到这样的问题我通常会请教对国内外城市发展情况熟悉的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的李津奎教授,向李教授探讨。

  记:探讨的结果是什么呢?

  陈:我觉得东莞城市转型最缺的是思想。

  期待:把东莞打造成“钻石”

  记:能说说你的网名“夜郎锅王”的由来吗?

  陈:我是湖南人怀化人,怀化有个县叫夜郎县,取这个名字,主要是想提醒自己,我自己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不要自闭,要谦虚。

  记:周围的朋友现在知不知道你又一次成了东莞网络“红人”?

  陈:我只将第一篇文章拿给过朋友老亨看过,其他的人都不知道,包括我的妻子。

  记:你妻子怎么看待你做这件事?

  陈:我平时就那么多朋友,只要我和她说,我和谁出去,去哪里,她基本就知道我去做什么了,她很支持我的工作,也知道我就这么点爱好。

  记:你在两篇文章里,抛出了那么多问题,你觉得你对东莞城市转型过程中,能够遇到的问题了解了多少?

  陈:肯定没有了解全面,只了解了70%左右吧。

  记:网友有赞你的,也有反对你的,你最想对网友们说句什么话?

  陈:每个人的回应虽然是一个“小砖块”,但这么多的“拍砖”汇集在一起,就会打造成发光的“钻石”——东莞的发展该何去何从。

  计划:拿出一个可操作性的解决报告

  记:下一步你有什么计划?

  陈:今后,我将和其他“三剑客”一起对提出来的问题,拿出一个可操作性的解决报告。我们会首先着手两个问题:一是把引智和文化建设作为切入口,目前已有成熟的思路和想法,但缺乏与当地部门的碰撞;二是诸侯经济方面,思索如何破解,形成全市一盘棋。


分享到:

阅读(1949)| 评论(0)| 收藏(0) 收藏

评论

登录后你可以发表评论,请先登录。登录>>

发表评论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