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择偶标准有哪些?

2008/2/29 20:14:24| 分类: 默认分类

在我们的视线里,征婚启事很常见,男征女,女征男,总有一些标准,偶尔还能见到一些千奇百怪的苛刻条件。

身为皇帝,虽然婚姻基本上被包办,但是为皇帝选美总要有些标准的,说不定还得有明文规定呢。再者说,面对这花团锦簇的一群群一队队,皇帝总还是要有取舍的,他的标准如何?什么样的女子容易得宠呢?

我们在各种媒体里常常看到听到“选美”、“选秀”这类词,后宫美女众多,不一定都是皇帝有名有份的老婆,但入了宫,没准儿哪天就成了皇帝的老婆,没准儿还成了小皇帝的妈,选的过程绝对不能含糊。后宫女子的来源有多种渠道,但究竟是以什么标准为皇帝选来的呢?

第一标准是要“美”,脸得长得好,身材也得好。说唐代以胖为美,实在从诗文和史料中难以找到特别有说服力的证据。总的来说,要选窈窕美丽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嘛。

以“美人”二字称指后宫女性的诗举不胜举,究竟美到何种程度,不得而知。白居易说“妇人无他才,荣枯系妍否。”才德还在其次,最重要是容貌的美丽。李白说宫中女性是“以色事他人。”刘得仁在《悲老宫人》一诗中提到“曾缘玉貌君王宠。”当初得宠是因为她如玉的容颜。

说具体点儿,描写后宫女性的诗里从面容到形体都多有提到。其中眉、腰、胸这几个部位提到最多。

皇甫冉的《婕妤春怨》写道:“借问承恩者,双蛾几许长。”蛾眉是女子美貌的标志,问双蛾几许长,其实是说那得到恩宠的女子是不是特别美丽呢?

罗隐的《宫词》写道:“巧画蛾眉独出群,当时人道便承恩。”这姑娘擅长画眉,出类拔萃,估计入宫后很容易得宠。

徐凝的《宫中曲二首》有:“身轻入宠尽恩私,腰细偏能舞柘枝。”身轻如燕,可见其苗条,擅长跳柘枝软舞,须得细腰。

李商隐的《宫妓》有:“珠箔轻明拂玉墀,披香新殿斗腰支。”这些宫妓比谁的腰细。

法宣的《和赵王观妓》有:“城中画广黛,宫里束纤腰。”当时城里人比较流行画宽眉,宫中以腰细为美。

《杂曲歌辞·入破第五》有:“千年一遇圣明朝,愿对君王舞细腰。”

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愍怨旷也》写道:“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说这个女子非常漂亮,脸跟芙蓉花似的(芙蓉一定特别娇艳,要不那个“姐姐”干嘛不选择别的花冠名呵)。另外,白居易的《长恨歌》有“芙蓉如面柳如眉”,李白说陈阿娇“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胸似玉”,光洁剔透,就是有些冷硬。总之,这丫头脸蛋好看,身材可人。所以大家推测她入了宫肯定得宠。

白居易的《吴宫辞》写道:“半露胸如雪,斜回脸似波。”雪,白而软,而且丰满。

除了窈窕美丽之外,还有几条也是要在考虑之内的。

出身高贵。

虽然在采选时并不把门第列为取舍的标准,但后宫女子中有不少来自官宦人家,尤其是在选择皇后或者太子妃时更要考虑出自名门,还要考虑政治势力的平衡。

东汉的皇后有不少出身贵族。隋文帝的独孤皇后是北周八柱国之一独孤信的女儿,隋炀帝的萧皇后是南朝梁的皇族之女。

唐代共有26位皇后(《旧唐书》是24位,《新唐书》增加了武则天和昭宗的母亲恭宪王太后),除了晚唐时追谥的几位皇后,大多出身于三品以上官员家庭,不少是“戚里旧族”,堪称头等门阀。

据《旧唐书》卷61《窦威传》,高祖的窦皇后与睿宗的窦皇后出身非常显赫,在唐朝前期,其家族“一品三人,三品以上三十余人,尚主者八人,女为王妃六人,唐世贵盛,莫与之比。”他家的男性公民有8个娶了公主的,女性公民有6个被纳为王妃的。

多才多艺。

后宫女性除了美貌,还往往要具备一定的才艺,包括善歌舞,善于弹奏乐器,还有文学方面的才华和素养等等。

段成式的《汉宫词二首》之一写道:“歌舞初承恩宠时,六宫学妾画蛾眉。”她因为擅长歌舞而得宠,成了所有后宫美女的偶像。

王建的《宫词》之三十八写道:“欲迎天子看花去,下得金阶却悔行。恐见失恩人旧院,回来忆著五弦声。”

这位妃子想要讨好皇帝,奏请赏花,可是要去的时候却后悔了。因为要去看花,就要从一位失宠妃子的住处经过,那位妃子曾经因为善弹五弦琴而博得过皇帝的宠爱。虽然她已经失宠了,但是一旦从那里经过,皇帝会不会又想起她弹奏五弦琴的美妙声音,从而再度宠幸她呢?这是后宫女性之间为争宠而产生的微妙心理。可见,善于弹奏乐器也是一种竞争优势。

汉代汉成帝的班婕妤,唐代唐太宗的徐贤妃,唐中宗的上官昭容都是以才学著称。德宗时的宋氏五女也是因为文才卓著而被推荐入宫,并且受到尊重。

贤淑守礼。

女子无才便是德,美好的品德非常重要。选入后宫的女子一般要求出身良家,而且要具有贤惠的美德。

唐太宗的长孙皇后曾经收集古代妇女的善行,撰成《女则要录》10卷,规范女子的行为标准。

上官昭容(婉儿)在君臣联句作诗时写下“当熊让辇愧前芳”。“当熊”的是汉元帝的冯婕妤,汉元帝观斗兽,有熊逃出圈,攀槛欲上殿。左右皆惊走,唯冯婕妤上前,当熊而立,保护元帝。“让辇”的是汉成帝的班婕妤,汉成帝游于后庭,欲与班婕妤同辇载。班婕妤辞曰:“观古图画,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辞辇不就。二事均见《汉书·外戚传下》。

   当熊的冯婕妤奋不顾身保护皇帝;辞辇的班婕妤知礼守节,不恃宠而影响君主的贤名,都是淑女的典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后宫的女子要向她们学习。

贞洁自律。

关于“守宫”和检验处女另文有述,这里就不多说了,反正那是很重要的一条标准。

清人纪昀(晓岚)在《明懿安皇后外传》中详细介绍了明熹宗大婚之前如何从5000人里进行层层筛选选中这个名叫张嫣的河南女子做皇后的。

第一天,由内监把偏高偏矮偏胖偏瘦的去掉1000人;第二天,检查耳、目、口、鼻、发、肤、腰、颈、肩、背,另外还有听说话的声音,把不合格的去掉2000人;第三天,量手足,观其走路的风度,又去掉1000人。接下来,剩下这1000人被年老的宫女带到密室进行深入体检,留下300人。这300人在宫中“实习”一个月,“熟察其性情言论而评判其人之刚柔、愚智、贤否”。入选者50人,作为妃嫔。然后熹宗派刘昭妃对这50人进行“面试”,书画诗算诸艺均在考察范围之内,选出3名最优秀的,又带到密室复查,最终选上了这位张皇后。

说这么热闹,其实皇帝也没见过什么世面,婚姻基本上属于“包办”。“采选”不是皇帝自己的标准,选到宫里的美女众多,他看得眼花缭乱,喜欢什么样的也没有一定之规,还往往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没怎么阅人间春色就一棵小树吊个半死了。倒是普通人的择偶标准更复杂一些,反复权衡,主观因素客观因素考虑一大堆,比皇帝累多了。


分享到:

阅读(1071)| 评论(0)| 收藏(0) 收藏

评论

登录后你可以发表评论,请先登录。登录>>

发表评论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